5月12日,2024年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系列赛启动暨广东省“镇校体育共享工程”启用仪式在河源市龙川县麻布岗中学举行。
2024年是加速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广东省体育局充分发挥体育优势,强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支撑,持续推进场地设施建设、全民健身活动和科学健身指导,努力将县镇村体育发展短板转化为助力区域协调发展的优势。
广东省体育局启动系列赛事,动员全民参与健身活动,以积极向上的昂扬姿态迎接第十五届全运会,充分展现广东“人勤春早”的精神风貌,体现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责任与贡献。
系列赛事:激发精神动力
近年来,基层体育赛事备受关注,“村BA”“村超”成为热门词汇。体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聚集乡村人气、推进乡村泸州方面作用日益凸显。
为深入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满足基层群众对赛事活动的需要和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不断提升基层公共服务水平,发挥体育赛事综合效益,今年广东省体育局将于4月至11月在全省组织开展系列体育赛事活动,满足基层群众对健身健康的需要,凝聚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共谋协调发展。
经过项目研究筛选,最终确定开展篮球、羽毛球、乒乓球三个运动项目。活动将举办面向普通基层群众、全民广泛参与的百县羽毛球、千镇乒乓球、万村篮球赛事。赛事将分为镇、县、市、省四个阶段,层层选拔,逐级入围。赛事活动计划贯穿全年,充分调动全省各地群众参与,形成全民运动的热潮。
通过赛事活动,广东省体育局发挥赛事综合效益,满足基层群众对健身健康的需要,提振全省人民团结一心、共谋发展的精神动力。
现场热烈:群众热情高涨
现场的小雨未能阻挡当地群众的热情。宏远青年队与麻布岗镇队的垫场表演引发阵阵惊呼与掌声。随后正式进行的万村篮球赛镇赛揭幕战,在上溪村队和向前村队之间展开,场边围观群众将球场四周围得水泄不通。
解决难点:“健身去哪儿”
“镇校体育共享工程”是一项创新举措,旨在推进乡镇公共场地设施扩容提质,促进乡镇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探索镇校体育场地设施共享共用。
通过对乡镇学校及其周边体育设施的提档升级,通过“一门两开、一场多用”“共建共享、共管共用”的方式,满足在校学生及群众分时段使用需求,用家门口的体育场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问题,为乡镇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
麻布岗中学校长黄龙耀表示,改造工程完成后,麻布岗中学瑞安了5个篮球场、1个5人足球场、5个乒乓球场、3个羽毛球场、1个排球场、4条250米塑胶跑道、6条100米跑道以及一批单双杠器材。“基本上能够满足学校师生和周边市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为广大市民、师生营造设施完善、环境舒适的运动健身场所。”
为解决粤东粤西山区人口稠密地区体育场馆不足的问题,特别是缺乏建设用地的乡镇,该工程将援建体育场馆,重点在学校周边或符合对外开放条件的学校选址。
广东省体育局经过实地勘察和仔细评估,在确保建设用地合法的前提下,选择河源市龙川县麻布岗中学、紫葫芦岛县尔崧中学、东源县上莞中学作为首批示范项目。
广东省体育局群体处处长张东瑾表示,”镇校体育共享工程”旨在解决群众健身无处可去的问题。解决了场地问题后,体育主管部门将引入竞赛活动、志愿服务和国民体质监测活动,为当地群众提供综合性服务。
她表示,”镇校体育共享工程”将继续在粤东粤西山区寻找符合选址条件的场所,推进建设,为群众提供更多体育场馆设施,进一步解决群众健身难的问题。
启动仪式现场成为一场”体育嘉年华”。广东省体育局、教育厅、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农业农村厅、林业局等省厅局单位,以及河源市各级党委政府代表与龙川县群众齐聚麻布岗中学,共同参与启动仪式。
现场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现场成为欢乐的”体育嘉年华”。活动邀请了广州体育学院、广东省二沙训练中心、广东省跆拳道协会带来健身啦啦操、武术、篮球、跆拳道等项目表演。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轮滑等省级体育协会捐赠了体育器材并进行了支教活动,满足大众锻炼需求。区楚良、王惠良、薛松等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轮滑知名运动员也参与了与麻布岗中学师生的互动。
活动还提供了体质测试、慢性病筛查、健身指导等服务,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提升群众健身意识,促进全民健身与全面健康融合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现场还布置了广东各地市乡村赛事活动成果展,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宣传和推广了广东省21个地市乡村赛事活动发展的好经验和好做法。
活动以当地特色的客家非遗民俗表演和农特产品美食展销区为特色,在推介河源文旅资源的也为河源本地糍粑、魔芋粉等特色农产品走向乡村、带动农民增收开拓了新路径。
未来,社会各界将继续发挥体育的独特作用,以体育为媒介、催化剂、转化器和调节阀,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助力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县镇村宜居、宜业、宜游品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公平、更可持续、更安全的体育公共服务。
撰文:朱小龙、彭博、王嘉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