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家纺布艺

警惕熟人推荐越界 谨防网络陷阱

作为互联网应用中的“个性化推荐”机制,“熟人推荐”可能存在泄露个人隐私信息的安全隐患。算法推荐服务提供商有责任…

作为互联网应用中的“个性化推荐”机制,“熟人推荐”可能存在泄露个人隐私信息的安全隐患。算法推荐服务提供商有责任加强算法管理,建立完善的人工干预和用户自主选择机制。

近年来,“可能认识的人”的推荐时有发生,点赞记录、直播观看记录和购物记录也会被推送给“好友”。虽然有人乐于分享日常生活、拓展社交圈,但也有不少网友表达了对隐私权的担忧。

“熟人推荐”是互联网应用“个性化推荐”的一种形式,通过收集用户通讯录和关联好友等数据,利用算法分析来为用户推荐人或物。对平台而言,熟人推荐功能有助于提高用户留存率和活跃度,增强用户粘性,还能引导潜在用户消费。

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数应用默认用户接受熟人推荐功能。即使关闭该功能,推送和被推送的情况仍会存在,个人隐私安全得不到充分保障。

互联网已成为个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并不希望自己的浏览习惯、消费偏好等网络痕迹被他人窥探。更何况,个人隐私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还会给用户带来安全风险。《个人信息保护法》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中明确要求,收集个人信息必须限定在服务目的的最小范围内,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算法推荐服务提供商必须加强算法管理,建立完善的人工干预和用户自主选择机制。

平台应向用户明确告知收集的信息类型和用途,优化操作流程,确保用户可以自行选择是否关闭其他用户的信息展示,以及是否阻止其他用户获取自己的动态信息。应用运营商不得因用户拒绝收集非必要的个人信息而拒绝用户使用应用的基本功能服务。网络经营者在收集用户个人信息前,必须征得用户的同意,并建立健全的用户隐私保护制度,以降低侵权风险。

用户也要增强自身隐私保护意识,在首次使用应用时,仔细阅读相关协议,在授权地理位置、展示个人资料等操作时保持谨慎。遭遇侵权行为时,用户可以向国家网信部门投诉或举报;造成财产损失或严重影响个人生活,用户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各类应用和平台的日常监管,对于存在隐私泄露、强制熟人推荐等问题的应用,应及时处罚并公开通报,树立应用开发者和运营平台对用户隐私的敬畏,为用户创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环境。(向斯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牌家电维修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3x1.com/brand/jfby/558299.html

作者: baixiuhui1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07975949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96457109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