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潮而行,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在新时代,陕西应秉持勇立潮头、争当弄潮儿的志向,把握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重大机遇,化危为机,不断开创发展新格局,实现新突破。
榆林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为国家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立足国情,有序替代煤炭消费,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
煤化工产业前景广阔,应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效能,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加大科技创新,攻克关键技术,积极发展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产品。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融合智能化、绿色化、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于一体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现代能源产业集群。
习近平总书记曾插队陕北农村,与乡亲们结下了深厚情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陕西考察调研,为新时代陕西发展指明方向。
依托资源优势和科技创新,陕西培育壮大能源、制造业等优势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作为能源大省和制造业大省,陕西拥有丰富的油、气、煤、风、光资源,能源产业基础雄厚。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推动陕西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记者走访煤化工企业、油气井场和制造车间,亲身感受了陕西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脉动。
由黑变绿——
打造高端能源化工产业
高耸的塔楼、密布的管道、成片的储罐,展示了一座现代化能源企业的壮观景象——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
在生产区东南角的成品仓库前,一袋袋打包妥当的聚乙烯和聚丙烯产品整齐地堆放在卡车上,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
“这些产品是下游企业的关键工业原料,将被运往各地,用于制造食品包装、医疗器械等。”国能榆林化工甲醇事业部净化甲醇装置安全工程师万少杰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
时光退回到40年前。
1984年10月19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新闻——“陕北有煤海,质优易开采”,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震惊世界,由此拉开了榆林煤炭大开发的序幕。40年来,这座从沙海中建立起来的城市因煤而兴,点煤成金,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地和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
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能榆林化工考察调研时强调,榆林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要按照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对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立足国情、控制总量、兜住底线,有序减量替代,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
煤化工产业潜力巨大、大有前途,要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最紧迫任务,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发展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
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国能榆林化工交出了一份现代煤化工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的答卷——
2021年11月,4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一次性打通全流程,成功生产出合格的乙二醇产品,开拓了国内煤制甲醇联产乙二醇向可降解材料产业链延伸的先河。2022年9月,5万吨/年聚乙醇酸(PGA)可降解材料示范项目正式建成投产,标志着世界首套煤制聚乙醇酸可降解材料示范项目实现工业化生产。
生产的产品在自然环境下可以完全降解,真正实现了煤炭变黑为绿,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开辟了新途径,有力促进了我国煤化工产业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转型发展。
“以现有聚烯烃产品为基础,开发高熔指、高模量、高抗冲的‘三高’料等多种高附加值聚烯烃系列产品,在医用透明包装、食品包装等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国能榆林化工技术质量部技术管理工程师杨学超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目前公司还在实施开展国家能源集团十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煤化工与新能源耦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陕西省厅市联动重点项目——低能耗、低碳排放氮气—水光电催化合成氨等,着力推进煤化工与新能源绿色协同发展、合成氨工业转型升级。
我们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指示,围绕发展煤基特种燃料和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链,着力向高端化、多样化和低碳化转型升级。
通过打造“煤-油-化-新材料-新能源”一体化综合能源基地、煤化工人才高地和煤化工人才培育基地,榆林化工将发挥更大作用,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
深挖禀赋,一体推进能源保供和绿色转型
沿着蜿蜒的山道驱车前行,在大山深处拐入一条岔道,一排排黄色的采气树映入眼帘。
这里是我国第一大油气田——长庆油田下属的第二采气厂作业七区的零碳智能井组,井组开采出的天然气经过集气站和处理厂,沿着管网送往千家万户。
能源是工业的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关注能源安全,于2014年6月13日提出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引领我国迈向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作为重要的一次能源,石油和天然气是支撑我国工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压舱石”。
长庆油田立足能源保供,近年来创造了油气产量持续快速增长和低成本开发的两大奇迹,建成了我国首个6000万吨级特大型油气田,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3年,长庆油田油气当量达到6600万吨,再次刷新了我国油气田产量的新纪录。
目前,该油田油气年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8和1/4,累计向国家贡献油气当量超9亿吨,并创造了低渗透油气田高效开发的世界奇迹。
油气增储上产的背后,是立足科技创新的攻坚克难,是挑战“三低”油气藏效益开发极限的奋力探索。
2023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主持中国-中亚峰会前夕,专门听取了陕西省委和省政府的工作汇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陕西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具有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征和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强做优现代能源产业集群”。
作为传统产业的油气,如何加快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长庆油田的方案就是零碳智能井。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作业七区党支部书记王德龙表示,“以前,常规气井都是手动阀门,员工每天都要巡井,并手动实施开井、关井等操作,非常耗时。后来,通过智能化改造,我们实现了远程智能监控、智能控制、智能注剂、智能柱塞等功能。”
智能化改造解决了员工“上站2小时、工作5分钟”的困扰,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距离智能井组不远处,一排排高高架起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家光伏项目产能为 5.45 千瓦,日均发电量 25 千瓦时,可持续为井场设备供电。即使在极端天气下,它也能保证 5 天的电力供应,以满足气井的正常生产需求。
作业七区的王德龙表示,自 2021 年以来,他们已在该地区推广了光伏应用,实现了 1178 口井的绿色化和智能化生产。
中国能源报了解到,作业七区已成功打造了首个全流程绿色低碳智能化采气示范区,在长庆油田的绿色转型中处于领先地位。
在神木二气田二厂,醒目的标语“供绿色能源 献爱国情怀”格外引人注目。这个大型厂区只有 4 名员工驻守。
在作业七区的中控室,工作人员熟练地操作电脑,1178 口井、8 座集气站和 1 座处理厂的生产动态一目了然。
作为长庆油田的首个绿色示范区,作业七区融合了 7 类新能源技术和 24 项智能化技术,构建了“零碳井场、低碳集气站、低碳处理厂、绿色作业区”体系,年减排二氧化碳 8 万吨。
在西安市渭北工业园区的陕汽控股,总装配车间内,生产线井然有序地运转,一辆辆纯电动重卡、轻卡和氢燃料重卡下线,走向全球。
作为全国排名第三的汽车生产企业,陕汽控股是陕西制造业的中坚力量。
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陕汽控股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业务。2023 年,其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 71%,销量增长 173%。
2021 年,陕西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成立,作为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吸引了大量创新资源。
依托秦创原平台,陕汽控股成立了德创未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整车、电驱动和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创新和转化,推动商用车的电动化、智能化和低碳化发展。
德创未来掌握新能源“三电”系统、氢燃料电池等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攻关能力,并掌握自动驾驶控制系统、智能座舱、云控平台等智能网联核心技术。公司持续攻关固态底盘和镁合金轻量化零部件,围绕“新能源+智能网联”全系统技术链条,打造了纯电动和氢燃料双技术路线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值得关注的是,德创未来自主设计了145款新能源整车产品,申报125项专利,已获授权27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过45%。
与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相呼应,“陕西智造”新名片——太阳能光伏产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2023年,陕西光伏制造产业规模跻身全国前列,产值约1600亿元,同比增长26.5%。
在光伏巨头隆基绿能西安电池工厂,1.7万平方米的无尘车间宽敞明亮。通过智能化机械臂操作,一片片硅片经过清洗、扩散、镀膜、测试等工序,最终下线。
在这里,平均每0.8秒就诞生一片高性能太阳能电池片。
近年来,硅基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为陕西省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陕西省发改委表示,陕西已形成涵盖晶硅材料制造、硅片加工、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系统(电站)等领域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拥有20多家骨干企业,其中隆基绿能晶硅电池研发转换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纪录。
为进一步加快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陕西省发改委日前印发了《陕西省高水平推进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施方案》,并首批启动包括人工智能、硅基太阳能光伏、化工材料等在内的10个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
其中,《陕西省培育千亿级硅基太阳能光伏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明确,力争到2025年形成年产值超过3500亿元的硅基太阳能光伏产业创新集群,到2035年产值将达到7000亿元以上。
陕西充分发挥产业规模效应、资源集聚效应、创新协同效应,以新技术开发和新产品研制为牵引,以创新生态优化和“四链”深度融合为关键,在促进新质生产力规模化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