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家具定制

麻辣烫效应:甘肃天水饮食文化变革与地方经济发展调查

今年三月以来,甘肃天水因为一碗简单的食物意外走红,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如今,这股热潮逐渐平息,天水留下了什么…

今年三月以来,甘肃天水因为一碗简单的食物意外走红,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如今,这股热潮逐渐平息,天水留下了什么?又发生了哪些改变?

这种食物不是天水的特色小吃,却在今年春天意外走红,让这座西北小城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

据统计,从三月初到“五一”假期结束,短短两个月时间,拥有300万人口的天水市接待游客超过1300万人次,旅游收入接近8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5%。天水的火爆,甚至带动了整个甘肃省提前两个月进入旅游旺季。

随着天气变热,这股热潮逐渐平稳,但天水旅游的热度却没有“降温”。天水如何保持这股热度?“网红效应”又给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带来怎样的改变?

天水这座西北老工业城市,曾经因为“三线”建设建起37家工厂,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现代工业气息。成为网红城市后,原本粗犷的天水却展现出细腻的一面。

“宠游客”,今年三月以来,随着大量游客涌入,这个网络热词在天水也流行起来。这个“宠”字不仅是一种态度,更体现了细致的服务。有人评价说:这股热潮来得突然,但天水却应对得体贴入微。

除了美味的特色小吃、历史悠久的著名景点,天水还展现出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免费停车的市委市政府大院、为游客让路的交警、忙碌的志愿者、热情的当地司机……这些都频繁出现在游客的视频里。

面对突如其来的热度,天水人在惊喜之余,也摸索出自己的待客之道。

“三月初突然火起来的时候,我们心里也没底。这么大的客流量能不能应对?”天水市文旅局副局长裴康吉回忆说,当时来不及多想,只能做好该做的事。对天水来说,首要任务就是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抽调20多名工作人员集中办公,并确定了“全市统筹、重点区域为主、多方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原则。

裴康吉被抽调到综合协调组。他告诉记者,在工作机制的推动下,整个城市行动起来。三月中旬,天水连夜整修市容、修缮道路,迎接游客的到来,引来不少网友点赞;游客抵达天水高铁站后,志愿者会分发旅游指南、引导乘坐公交专线,还有不少当地居民自发组织起来接站;在热门餐饮店门口,游客排队时收到的礼品价值甚至超过了食物本身的价格……

来到天水的游客,并不只是简单地品尝美食。客流量的增加对天水提出了多方面的挑战。距离天水市区100公里左右的大地湾遗址,就经历了一次考验。

有着八千余年历史的大地湾遗址声名远扬,但以前较少接待普通游客。5 月 10 日傍晚,大地湾博物馆已闭馆,一支来自宁夏银川的团队根据门口的安全责任书联系电话致电工作人员,希望入馆参观。

甘肃大地湾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郭四亮表示:“这是首次遇到这种情况,但我们还是安排人员前来开门。”全市努力保持网络热度,自然不能让游客失望而归,“麻辣烫原本只是浅层次的餐饮游,结果带动了文化游,实现了文旅融合”。

在待客之道上,天水人精益求精,聚焦游客“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需求,从细节着手,开展个性化、暖心化服务,让“初来乍到”的游客变成“常客”。天水市在车站、机场、酒店前台和网红打卡地等场所,设立了 150 余处固定志愿服务岗,每天有 2000 多名志愿者全方位推介民俗、美食、特产和景点,发放旅游攻略和服务指南,尽力为游客解决困难,让外地游客感受到天水人独有的“保姆式”服务。

爆火之初,天水市意识到,仅靠麻辣烫的热度很快就会消退。于是,市全动员,省联动,推出了一系列“组合拳”。甘肃省文旅厅组织各市州分批次、按节奏、多形式地开展文艺演出,助力天水,并策划了甘肃麻辣烫及特色美食大 PK、文创非遗市集展销、“春绿陇原”文艺展演等系列“宠粉”活动,既为天水加油,又为各地宣传引流。天水挖掘当地文艺演出资源,今年 3 月以来已举办 750 多场次演出活动。

动员如此广泛的资源和力量,是否值得?“传统的文旅宣传主要是投放广告、走出去举办推介会等形式,当大家都‘砸钱’的时候,财力有限的地方就落了下风。”一位文旅行业的干部分析,借助细致入微的服务,充分利用网络流量,是一种成本低、效果好、见效快的宣传途径。

“省市文旅部门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理念,组织各类演出团队,拿出‘压箱宝贝’、亮出‘看家本领’、展现‘独门绝技’,生动展示了各自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创造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天水经验。”甘肃省文旅厅科技信息处处长代明亮把天水的经验总结为“有力的政府管理、有度的市场调剂、有为的城市服务、有效的社会协同、有爱的民众参与”。

全域整合要素引流

天水“麻辣烫流量”的源头是市中心的一个小四合院。一位返乡大学生以视频的形式,在网络上推介这种拌着火红辣子油的美食,吸引了成千上万人涌进这个几百平方米的小院。

显然,一个小四合院“盛不下”那么多游客。天水文旅部门开始准备引流,为游客提供更多选择。

天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 3000 多年的文字记载史和 2700 多年的建城史,以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石窟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为代表的“五大文化”,共同构成了天水独特的文旅资源。

“麻辣烫”的爆火,为天水带来了巨大的客流量。为了应对每天约20万人次的游客,天水市积极整合旅游资源,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力求将“网红效应”转化为文旅产业发展的持续动力。

作为天水传统旅游名片之一的麦积山石窟,今年提前迎来了客流高峰。3月1日至5月23日,麦积山大景区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136%。为应对这一情况,景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开通直达专线、延长开放时间、丰富文化活动等。天水还积极引导游客前往仙人崖、石门、温泉等周边景点,形成“龙头引领、多点支撑”的旅游格局,有效提升了景区的接待能力。

而对于天水古城来说,这波流量的到来可谓“及时雨”。经过近年来的保护修复,天水古城于2022年重新开放。为了抓住机遇,天水古城推出了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将古城与伏羲庙、玉泉观等景点串联起来,打造更丰富的旅游体验,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麻辣烫”的热度让天水古城成为了游客的必打卡地,今年“五一”假期期间,天水古城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153%。

除了麦积山石窟和天水古城,天水还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包括众多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古民居等。网友戏称,“麻辣烫”其实是天水最不值一提的事物。

“网红效应”提升了天水的知名度,也为天水文旅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天水将继续整合资源,拓展文旅业态,完善服务配套,努力打造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 天水麻辣烫:不止是流量,更是长远增量

“天水麻辣烫”的火爆,为天水带来的不仅仅是文旅行业的红利。数据显示,今年1月到4月,天水市快递业务量达到1272.5万件,同比增长56.33%,其中辣椒、花椒、粉条等农特产品收寄量增长近7倍;全市销售甘谷辣椒、麦积花椒、清水木耳、武山宽粉等10余种热销产品共计3.8万吨,销售额高达7.8亿元;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8205个,同比增长16.7%。

如何将“天水麻辣烫”的短期流量转化为长远发展动力?一些企业已经开始了探索。4月19日,“天水麻辣烫食材(全国)供应中心”在清水县正式运营并开始发货。该中心已经与23家代表性麻辣烫食材供应商和25家厂商达成合作;产品销售方面,已经从1000多家终端门店中筛选出80余家进行供货。

甘肃阿甘甄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天水麻辣烫食材(全国)供应中心”的运营企业。该公司副总经理王斌鹏表示,他们在3月初“天水麻辣烫”刚开始走红时就开展了调研,用一个月的时间走访了甘肃多地供货企业以及西安、上海等地的麻辣烫门店,确定方向后迅速启动了项目。

王斌鹏认为,”天水麻辣烫”走红后,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开店潮。但盲目跟风的店家最终会被市场淘汰,市场将进入稳定发展阶段。而麻辣烫门店要长久经营,正宗的食材是保障品质的基础。通过搭建“线上+线下”的麻辣烫食材供应中心,可以满足外地商家对正宗食材的需求。

得益于“天水麻辣烫”的热度,甘肃本地特色农产品销量大增。据统计,3月到5月,甘谷辣椒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10倍,天水辣椒面、天水油泼辣子成交额分别同比增长163%和151%,“甘味”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得到迅速提升。

从事花椒、辣椒等农产品加工销售的甘谷县“农小胖”供应链负责人巩士杰,在3月12日就租下一家店面,线上线下结合销售农产品。短短两个月时间,销售额就达到了140万元。巩士杰表示,下一步将在产品深加工方面发力,推出“农小胖”麻辣烫底料、手擀粉、蔬菜包等产品。

流量带动产品销售的背后,离不开政策的布局和推动。3月出台的《2024年“天水麻辣烫”服务保障工作方案》提出,要推动麻辣烫服务保障工作与文旅产业、农特产业、城市形象、民生福祉深度融合,从小产业入手,做大文章。

从实际效果来看,“天水麻辣烫”不仅带动了旅游业,还拉动了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娱乐体育、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批发零售、居民服务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充分展现出“一业兴,多业旺”的积极效应。

今年第一季度,天水市的经济数据表现亮眼。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了4.3%,其中与麻辣烫相关的产业功不可没,贡献了大约2个百分点的增长率。

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多个行业都实现了显著增长。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了278%,住宿和餐饮业增长了39.8%,铁路运输业增长了37.9%,娱乐业更是实现了132.2%的增幅。城市知名度的提升也带来了可观的收益,第一季度天水市成功签约了37个招商引资项目,来自省外的资金达到了121.38亿元,同比增长了68.79%。

虽然网络热度一般只能持续三个月左右,但麻辣烫对天水的影响才刚刚开始,未来它将继续为这座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牌家电维修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3x1.com/brand/jjdz/566414.html

作者: baixiuhui1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07975949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96457109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