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澜湄果业发展研讨会在广州南沙举行,旨在促进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在农业领域的交流合作。
会上,正式发布了《澜沧江—湄公河农业合作发展报告(2022—2023)》。这是澜湄农业合作中心连续第四年发布该报告。
南沙区还举办了澜湄·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商对接会、澜湄水果汇·预制菜产品进出口贸易推介会等活动,为果业企业间的合作搭建桥梁。
据了解,天猫美食将于5月推出澜湄水果专题营销,促进澜湄地区优质水果的销售。
澜湄合作机制已建立八年,农业交流合作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水果是澜湄地区重要的农产品和贸易品类。深化澜湄国家果业合作,不仅可以丰富六国人民的水果供应,也有利于加强区域农业经贸合作,推动产业升级和果农增收致富。
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党委书记郭立彬表示,八年来,澜湄农业合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农产品果蔬贸易持续发展。
广东省是中国外经贸大省,也是重要的农产品产销省份,更是中国重要的水果产区之一。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罗一心表示,通过澜湄农业合作平台,东南亚国家的榴莲、火龙果、芒果、山竹等特色农产品更方便地进入广东。而广东的荔枝、菠萝、柑橘、柚子等岭南佳果也可以顺利进入澜湄国家,让当地人民品尝到广东水果的美味。
在澜湄水果汇·预制菜产品进出口贸易推介会上,东南亚国家的特色农产品应有尽有。
泰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农业处农业领事周伟弘表示,果业是泰国重要的农业产业,水果是出口量最大的农产品。
他说:“中国是泰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23年,泰国对中国出口了230万吨水果,约合70亿美元,其中榴莲占93万吨。泰国将继续推广水果新品种,拓展在华市场。”
老挝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沙婉萍表示,澜湄合作正帮助老挝从“陆锁国”走向“陆联国”。中老铁路“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的成功运营,是老中两国铁路合作的重要成果,也是澜湄经贸合作深化的重要体现。澜湄合作给包括老挝在内的湄公河流域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在此前举办的三届澜湄水果节的基础上,本次澜湄果业发展研讨会将为促进次区域果业提升、果农增收、果企发展搭建平台。
郭立彬建议,继续推动《澜湄农业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的落实,不断加强澜湄农业合作,促进区域农业经贸合作,推动澜湄果业发展。
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马曙表示,此次在广州举办澜湄果业发展研讨会,将有利于加强果业绿色发展合作,推动广州与澜湄五国的水果贸易再上新台阶。
天猫美食计划于5月推出“澜湄水果专题营销”活动,旨在促进澜湄地区优质水果的销量。
南沙蔬果出口今年迎来“小爆发”,在活动现场,来自柬埔寨的香蕉、泰国和越南的榴莲和山竹等进口水果,与来自南沙本地、贵州和湛江等地的蓝莓、番石榴、凤梨等水果一同亮相,供宾客品尝。
南沙区委副书记麦洁萍表示,南沙拥有独特的港口资源,与全球120多个国家的310余个港口有贸易往来。南沙正致力于打造国家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不断开拓农业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在水果贸易领域,南沙已率先开通全国首个“进口水果直通车”,实现到港水果快速通关销售;打造车厘子快线,成为中国内地最大的车厘子进口口岸;开通榴莲专线,占国内榴莲进口总量的40%。
广东中荔农业集团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陈莹芬介绍,公司产品的销售版图已遍及全球多个地区,包括北美、南美和欧洲。南沙的番石榴、一点红番薯、莲藕等产品深受海外市场欢迎。得益于出口手续的简化,公司2023年的荔枝出口量较上年增长超过30%。南沙产品的出口量在今年前四个月内已达去年全年量的三倍多,迎来爆发式增长。
广州绿亨番茄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惠瑶表示,公司正在积极研究南沙番石榴的保鲜和规划。他们也在研讨会上对接了多个渠道,期待将南沙种植的香芒皇后小番茄销往东南亚国家。
本次研讨会由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主办,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广东省农业对外经济与农民合作促进中心承办。来自湄公河国家、东盟国家驻华使领馆,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及相关省(市)农业农村部门,以及南沙区领导、区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科研机构、企业、港澳代表等共同出席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