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渐浓,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班鸽村广场上支起投影幕布,吃饱饭的村民陆续涌向广场。不一会儿,现场挤满了慕名前来观影的村民。今晚放映的是电影《红海行动》,虽然年龄较大的村民普通话听起来有些吃力,但看得津津有味,因为电影台词已经翻译成了佤语。
“感觉就像在电影院里看电影一样,虽然是配音,但韵味还在!”村民艾块说道。
类似的场景经常在临沧市的边境村寨上演。这归功于一群幕后默默奉献的人——临沧市少数民族语影视译制中心的工作人员。40 多年来,该中心共组织播放少数民族语影片 46000 多场,观众达 900 多万人次。
让乡亲们看懂、看好电影
20 世纪 70 年代末,电影风靡全国。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临沧,当地群众既对电影既陌生,又充满渴望。由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程度不高,当地群众看一场电影,甚至需要专人现场讲解,即便如此也只能一知半解。尽管许多村民听不懂汉语对白,但只要村里放映电影,十里八乡的人都会蜂拥而至。
译制中心退休职工田光明是中心的第一批配音演员。他回忆,早年少数民族村寨的群众普通话水平普遍较低,下乡放映电影时,听不懂普通话的老人们看不懂剧情,但看到周围的人在笑,他们也跟着笑,让人觉得十分心酸。
电影是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让少数民族村寨的乡亲们看懂、看好电影,成为配音演员们的奋斗目标。1979 年,临沧地区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组(临沧市少数民族语影视译制中心前身)成立,田光明和他的 14 名同事承担起了启动少数民族语影视译制配音工作的使命。由于技术和资源的限制,团队刚起步就面临着重重困难。
“当时的译制设备和条件都很差。我们的录音棚是由一个 20 多平方米的老电影公司员工宿舍改造的,隔音不好,还有回声。我们在录音室里挂上毛毯、棉被代替吸音装置,有时甚至要等到夜深人静才能开始配音。”田光明回忆道,当时的录音采用涂磁胶片,录音时全部配音员都要进棚一起录,如果哪一个人录错或者配错,录音员需要用磁铁一点点把错误的声音抹掉,一部影片往往要花费一两个月才能完成配音。
译制团队的坚持和努力得到了回报。1980 年,第一部佤语译制影片《保密局的枪声》迅速在民族地区走红,佤族群众亲切地称它为“阿佤电影”。田光明还记得,一次放映结束后,村里一位老人激动地拉着他的手,告诉他这是自己第一次完整地看完并看懂一部电影。老人的话让他十分感动:“条件再苦,我们也要坚持做下去,因为群众喜欢!”
表达电影的文化内涵
翻译讲究“信达雅”。在佤语译制室主任田翠翠看来,为少数民族群众译制电影,不仅要翻译准确,还要用“接地气”的方式,表达出电影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