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5 日,记者从《科创板日报》获悉,上海市政府发布的《上海市推进养老科技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 年)》(下称《行动方案》)已于近日公布。市科委、市民政局、闵行区科委等相关负责人对《行动方案》进行了解读,重点工作包括建设养老科技产业园、加强创新产品供给、加强应用示范、优化产业发展生态等方面。
重点建设养老科技产业园
《行动方案》目标是在 2027 年前,上海将初步建成养老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高地。其中,将建设 1 个养老科技产业园,成立 1-2 个高质量孵化器、3-5 个企业技术创新中心、1-2 个研发测试公共平台,引进培育 5-10 家龙头企业,初步建成上海市基本养老综合平台,年均老年人超过 500 万人次。
《行动方案》明确,养老科技产业园将依托闵行“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
闵行区科委副主任陈红铭在接受《科创板日报》采访时表示,产业园规划面积约 1.3 平方公里,分为创新研发区和产业承载区两大功能区,其中创新研发区位于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常青片区,主要功能是养老科技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品展示体验等。产业承载区则位于大零号湾产业承载区吴泾莲花盛开产业带,将重点引育养老科技领域龙头骨干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打造多个功能组团,形成养老科技产业创新集群。
陈红铭指出,产业园将通过筹建孵化器、建设研发公共平台、设立产品展示中心等方式,浓厚养老科技产业氛围,优化产业生态,推动产业园发展。目标是将其打造成为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养老科技产业园,并争取代表上海争创国家级高水平银发经济产业园。
随着上海老年人口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提升,其养老需求将更注重品质、个性化和多样性。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养老科技产品将在未来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方案》提出,要加强技术攻关、产品开发和平台建设。重点研发智能传感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关键技术,为养老科技创新产品研发上市和迭代更新提供技术支撑。
上海将重点关注以下六类产品开发:
- 助视助听助行产品:可穿戴设备(感知体温、血氧、心电)、变焦眼镜、骨传导助听器、智能循迹轮椅等
- 健康促进设备:康复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等
- 安全监护类、照护类和情感慰藉类产品
上海还将促进创新产品的应用示范和推广。这包括建设应用场景示范点、推进养老科技产品展示体验基地建设、探索将康复机器人等高端产品纳入租赁目录、鼓励保险机构开发商业保险以及试点开展“银发科技产品”认证。
市民政局养老处处长娄国剑表示,市民政局将重点发展五大应用场景。其中,机构养老方面将建设“智慧养老院”和“养老院+互联网医院”,社区居家养老方面将发展智慧老年助餐、“为老一键通”和“家庭照护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