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三年前,光伏产业风光无限,但如今却由于资本过度介入,导致行业竞争激烈,陷入人人自危、大面积亏损的境地。
停工、裁员、欠薪、破产、倒闭等情况频发,光伏产业正在经历新一轮洗牌。日前,一封来自合盛硅业的内部信引发关注。
根据该信件内容,合盛硅业(603260.SH)发布了9条调整通知,涉及裁员、降薪、项目关停等,并要求“在2024年7月底前全部实施”。具体来看,亏损项目将关停,没有生产需求的项目将停建;在人事方面,将裁员5%至10%,主要针对不在一线岗位且对公司运行影响不大的部门。
合盛硅业曾是硅材料行业中的标杆企业。该公司主要从事硅基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该行业中拥有完整的业务链和最大的生产规模,实际控制人为罗立国。
1989年,罗立国辞职创业,创办了慈溪市申谊工艺品厂,专注于生产编织草帽。2005年,他成立合盛硅业,投身于工业硅和有机硅项目建设。
随着数字化智能制造基地的建立,合盛硅业形成了完整的硅基产业链。在“拥硅为王”的时代,公司快速成长为行业龙头。2021年,其净利润同比增长近5倍。
好景不长。受硅料成本上涨和价格下滑影响,合盛硅业业绩开始下滑。2022年,其净利润同比下降37.39%;2023年同比再降49.05%。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又同比下降47.36%。
业绩不佳和管理模式备受质疑的情况下,举报事件对合盛硅业无疑是雪上加霜。2023年,罗立国被合盛硅业前总经理的妻子举报。2024年1月26日,该公司前总经理方红承的妻子再次发文,指控合盛硅业涉嫌伪造公文、隐瞒危废处置和欺诈上市。
合盛硅业的裁员只是光伏产业当前困境的一个缩影。自2023年末起,围绕光伏行业的“裁员降薪”新闻不断。5月23日,传出江苏某光伏企业放假3个月,从5月25日持续至8月31日。6月4日,中科高邮因3个月未发工资,员工堵门讨薪。6月7日,爱康科技公告称,旗下3家子公司的电池、组件产线将停产3个月。
光伏设备商中,先导智能生产人员同比下降11.8%。
连城数控裁员10%。
光储逆变企业中,德业股份同比减员24.5%,艾罗减员比例为29%。
中国光伏发展20年以来,“三年一小洗,五年一大洗”的厄运无法避免,行业经历了至少3次大规模洗牌。
尚德电力、赛维LDK、海润光伏、汉能集团等昔日明星光伏企业纷纷倒下,成为行业残酷洗牌的见证。
光伏行业每个周期都伴随着大量企业惨遭淘汰。
如今,只有现金流充裕、经营节奏控制得当的光伏企业才有望熬过“黎明前的黑暗”,穿越周期,迎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