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游民: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记者 吴雪聪
上世纪 90 年代,日立公司前首席执行官牧本次雄提出了一个大胆的预测:未来,人们将在线办公,不受工作地点的限制,在全球自由流动。如今,这一畅想已经成为现实。
在巴厘岛、普吉岛的咖啡馆里,人们拿着笔记本电脑远程办公;在国内的大理、泉州、陵水,年轻人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在线工作。
2022 年,全球数字游民数量达到 3500 万,预计到 2035 年将超过 10 亿人。为何人们选择成为数字游民?这种生活方式有何特点?
**从“两点一线”到“诗与远方”**
2023 年,小潘和小丁回到上海的家,日历还停留在 2019 年 10 月 10 日。曾经的繁忙生活已成为过去,他们选择环球旅居,体验全新的旅程。
在火山顶伴着岩浆声入眠,在万寿菊花海中感受墨西哥传统节日,在竹屋里享受椰风、晚霞和向日葵……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城市的“两点一线”变成了“诗与远方”。
**数字游民,钱从哪来?**
小潘和小丁是典型的数字游民,他们一边旅游一边工作。小丁做网络设计,小潘寻找自由撰稿机会,还建立了自媒体账号“游牧夫妻”。他们通过互联网和数字技术远程办公,实现收入。
数字游民是指不受固定地点限制,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数字技术进行远程工作的群体。他们主动放弃传统办公室工作模式,选择程序员、插画师、远程翻译、自由撰稿人等职业。据估计,2023 年底,中国大陆地区的数字游民和潜在数字游民人数将达到 7000 万至 1 亿人。
劳动工具已全面升级。有了网络,交流变得便捷;有了电脑,办公不再受限;有了云空间,存储再无烦恼……数字化让移动办公成为现实。据统计,截至去年 12 月,中国网民数量已达 10.92 亿,5G 基站数量高达 337.7 万个,新时代的“游牧生活”已从“逐水草而居”转变为“追信号而行”。
经济趋势也在不断变革。据估计,2022 年中国共享经济的市场交易规模约为 3.8 万亿元,灵活用工市场规模已突破 1 万亿元。网络众包、在线零工、自主经营等新职业不断涌现,人们的时间和技能可以通过网络共享,实现“人人服务人人”。
“数字游民热”背后还有生活理念的变化。
数字游民小潘向记者讲述了她的经历:“工作后,我和爱人压力很大,我的身体也出现问题,耳朵和眼睛总是发炎。终于有一天,我们决定停下来,趁年轻去探索不一样的生活。”
许多数字游民都有类似的动机和感受:“拒绝 KPI 和内卷”“不想当大企业的‘螺丝钉’”“追求‘诗与远方’”。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教授沙垚认为,数字游民群体厌倦了固定的工作,因为他们掌握着某种特定技能,有能力摆脱大型平台的束缚,踏上灵活办公的游牧之路。
如今,数字游民正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据报道,日本、西班牙、爱沙尼亚等国已推出“数字游民签证”,吸引更多外籍人士长期旅居。越来越多的人跳出单一的生活模式,利用网络实现个人的自由发展,在工作和休闲之间保持平衡。
“数字乡民”的聚集地
在浙江安吉县溪龙乡横山村,有一座名为 DNA 数字游民公社的社区。这栋建筑是由一座废弃厂房改造而成,墙体斑驳,木梁裸露,尽显工业风。窗外满目青翠,成片的茶树和稻田带来了一股自然的清新气息。值得一提的是,停车场的车牌来自全国各地,展示了数字游民的广泛分布。
DNA 数字游民公社是国内第一个专门针对数字游民的社区,大厅里贴着上百张入住游民的资料卡,大家以网名为称谓,聚集了设计师、程序员、摄影师、自媒体人等各行各业的精英。
公社主理人梭梭介绍道:“DNA 同时提供共享居住和共享办公,社区强调自由、放松、包容,为数字游民打造一个舒适宜人的环境。”
过去,大理、景德镇等知名旅游城市是人们心目中的“诗与远方”的代名词;如今,浙江安吉、河南光山等县城的乡村也涌现出了许多数字游民社区。在这里,几十元一天的床位就能让数字游民在“绿水青山”间解锁“潮工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