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以“中国企业出海的策略、风险与机遇”为主题的“北大光华学者沙龙”第三期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举行。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管理系教授路江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副教授唐遥出席沙龙并分享主题演讲,共同探讨中国企业出海的宏观背景、机遇挑战及应对策略。围绕当前全球化趋势下中部地区的发展问题,大河财立方记者在会上采访了两位学者。
唐遥表示,中部崛起的核心在于因地制宜,利用迁入中部的企业和现有产业链的力量,推动区域发展。积极争取产业转移机遇,探索激发当地市场投资活力的途径,是实现中部崛起的关键所在。
路江涌认为,中部地区虽然在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但在产业链和产业环境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中部地区不应被动等待产业转移,而应主动拓展视野,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努力提升自身在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围绕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这一话题,唐遥从宏观视角分享了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发展现状,以及平衡“走出去”的宏观机遇与风险等两方面的观察和思考。
唐遥表示,当前中国企业出海主要有三种模式:产品出海(出口)、产能出海(对外直接投资)以及知识产权出海(特许经营和许可证贸易)。他引用详实数据,系统阐释了过去30多年间,我国在工业化进程、对外贸易、对外投资领域取得的史无前例的快速发展。
如何评价中国企业出海的质量?唐遥在发言中介绍了全球价值链(GVC)上游度的概念。
“GVC上游度衡量的是外国对中国中间品的依赖程度与中国对外国中间品依赖程度的对比,排除原材料供应因素后,这一指标能够反映一国在价值链中的分工是否占据相对有利位置。”
唐遥指出,目前中国已扭转了20世纪90年代GVC上游度下降的趋势,在40个主要经济体中GVC上游度居中,还有提升空间。
他认为,出口仍是今年中国经济实现增长目标的关键动力。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制造业销售额占全球比重已达35%,增加值占比达29%,面临着“经贸战”扩散、矛盾升级等多重挑战,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关系需要重新平衡。
在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的背景下,如何平衡宏观机遇与风险,以新方法解决新难题?唐遥认为,中国制造业既要“走出去”,也要“走上去”。一方面,要继续推动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加速;要向产业链、价值链的中高端发展,解决部分产业在国际分工中处于相对下游和劣势地位、被“卡脖子”的问题。
唐遥表示,一些中下游的、对要素价格敏感的、需要贴近消费市场的生产环节可以转移到境外,降低境内制造业增加值;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提前布局未来产业,这一战略将加快制造业向价值链和产业链上游发展。
“‘十五五’期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应保持在28%至30%。
制造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中国制造业在“走出去”“走上去”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在全球增加值中的稳定占比。
国际创业阶段
从创新驱动的国际创业角度出发,路江涌认为,中国企业在出海面临着四种差距(文化、制度、地理、经济)和四种挑战(新来者、局外者、弱小者、外来者)。
尽管面临挑战,但也存在机遇。新兴市场企业可以通过国际扩张获取战略资源,减少国内限制,提升技术和品牌,从而解决国际市场上的劣势。
成功出海可以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一方面,面对国内经济波动,企业可以在国际市场寻找新的发展机会,降低风险;企业可以通过国际网络获取实时的市场信息和政策变化,及时调整策略,降低经营风险。
路江涌认为,随着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以及从国内循环到国际循环的转变,中国企业已经积累了技术和能力,出海成为发展的必然选择。
出海也面临着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从试错式创新到突破式创新,从延续式创新到分形式创新,需要不断总结和思考。
路江涌指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有着不同的特点。早期企业的试错经验培养了全球视野,为后续的突破性成长奠定了基础。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这些经验尤为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