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发布的《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24)》提出,要加强协同创新,促进京津冀创新链高质量发展。创新链是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关键,为该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
自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京津冀三地稳步推进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构建京津冀创新链,取得了初步成效。创新投入稳步增长,科技成果从北京向天津、河北转移转化不断增多,京津冀共建创新载体作用初步发挥。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支持。中央文件提出,推动京津冀等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能。相关工作方案和决定分别搭建了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供需清单联合发布线上平台,促进了科技成果共享和转化,并为京津冀协同创新提供了制度保障。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不足之处亟待解决。例如,研发经费配置结构不够合理,基础研究投入不足;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有待加强;创新载体作用有待充分发挥;创新要素区域内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还不顺畅等。
下一步,要围绕创新链关键环节,筑牢基础研究根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创新要素流动模式等,高质量推进京津冀创新链建设。一方面,构建高效的决策指挥体系,强化面向重大科学问题的协同攻关,优化研发经费配置结构,完善投入机制。加快构建融通创新的机制,完善跨区域产学研融合激励机制,加快发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介服务组织。优化创新要素流动模式,利用区位优势在环京津周围设立科技创新特色小镇,做强科技产业转化基地、中试基地等。
学习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的实践与经验,把握北京打造我国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的契机,借助“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京津冀创新廊道,让交通便利变为创新资源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引擎。
以京津冀正加快构建的 6 条重点产业链蓝图为示范,加速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四链”融合,形塑创新生态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