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影音娱乐

规范陪诊行业 遏制黄牛”滋生

有报道称,一些陪诊人员借陪诊之名,实际上从事倒卖就诊号源的营利活动,扰乱了正常的医疗秩序。 媒体记者调查发现,…

有报道称,一些陪诊人员借陪诊之名,实际上从事倒卖就诊号源的营利活动,扰乱了正常的医疗秩序。

媒体记者调查发现,在官方预约系统中显示一名主治医师的号已满,但一位自称陪诊人员的账号在收取500元服务费后,却成功帮记者约到了该医生的号。这一行为引发网友感叹:“陪诊师换了马甲,变身为新黄牛了”。

陪诊作为一种新兴服务,本意是满足患者在医院就诊时的陪伴需求,例如提供陪诊就医、代办问诊、取送检查报告、买药和预约检查等服务。对于行动不便或不熟悉医院就诊流程的患者来说,陪诊人员的优质服务可以减少其奔波之苦,获得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随着陪诊服务的发展,乱象也逐渐滋生。一些陪诊人员打着陪诊的名义,暗地里倒卖就诊号源,变身新黄牛,反而给患者带来了负担,扰乱了医疗秩序。

这些陪诊人员是如何获得稀缺的专家号?所谓的“特殊渠道”又是如何建立的?一名参与倒号的陪诊人员透露:“我们有特殊渠道,提前找关系留号,所以可以在平台轻松挂到专家号。”

由此可见,部分陪诊人员打通了医疗机构内部渠道,利用信息优势,以陪诊的名义“倒号”牟利。这不仅为快速发展的陪诊服务行业敲响了警钟,也暴露出了医院管理中的漏洞。

据报道,加号患者在叫号台的显示方式与正常预约有所不同,患者姓名后面会多一个“加”字。有些患者病情紧急,抢不到号,而假“陪诊师”却能提前留号。这显然不是正常预约,如果背后没有内外勾结、暗箱操作,这明晃晃的“加”字从何而来?如何揪出那些中饱私囊的医生或管理人员?

为整治黄牛乱象,医院应主动出击,严查“内鬼”,堵塞漏洞,利用技术手段和管理创新,防止黄牛钻营。行业监管部门也应加大执法巡查力度,依法严惩,共同维护患者就医权益。

要让陪诊服务回归本质,既要严查假冒陪诊人员,更重要的是划清陪诊人员的行为界限,制定行业规范和监管规则,并让医务人员和患者学会正确与陪诊人员打交道,避免陪诊人员身份异化。

为此,各方应加强陪诊行业监管,保障从业者和患者的权益。推动建立陪诊职业认证体系,提高陪诊职业准入门槛、提升服务质量。使陪诊服务更加专业化、规范化,才能促进行业长远健康发展,维护良好的医疗秩序。无论如何,陪诊可以,但服务不能越界。从业者应积极自律,恪守服务边界。职能部门和医疗机构也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多方合力抵制倒卖号源的非法行为,才能让陪诊服务行业健康发展,为患者提供切实的利益,维护医患关系和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牌家电维修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3x1.com/brand/kjcd/yyyl/508490.html

作者: baixiuhui1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07975949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96457109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