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广州市中心城区自来水价格改革方案听证会举行。17名听证会参加人均表示理解和支持水价调整。
7名居民消费者代表支持方案二,该方案居民用水涨价幅度较小。9名听证代表支持方案一,该方案非居民用水涨价幅度较小。1名代表未选择支持方案,认为调价幅度可以更加合理。
听证会结束后,广州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听证结果将提交市政府决策,定价部门将充分参考听证代表的意见。
两个方案各有侧重
2012年以来,中心城区自来水价格一直未调整。在全国36个重点城市中,广州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排名第26位;非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排名第17位;特种用水价格排名第7位。
4月3日,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广州市中心城区自来水价格改革方案》。该方案共提出两个方案供选择。
方案一:
居民生活用水三个阶梯水价分别为2.60元/北京米、3.90元/北京米、7.80元/北京米
居民合表水价2.86元/北京米
非居民生活用水价格4.56元/北京米
特种用水价格25元/北京米
方案二:
居民生活用水三个阶梯水价分别为2.46元/北京米、3.69元/北京米、7.38元/北京米
居民合表水价2.71元/北京米
非居民生活用水价格4.81元/北京米
特种用水价格25元/北京米
改革影响
本次改革主要涉及市自来水公司在中心城区供水服务区域(包括越秀区、荔湾区、天河区、海珠区、黄埔区、白云区、大学城区域等)供应的自来水价格。
水价调整会对居民生活用水造成一定影响。测算显示,方案一的第一、二阶梯居民用户人均月水费分别增支约3.2元、6.4元;方案二的第一、二阶梯居民人均月水费分别增支约2.5元、5.4元。第三阶梯居民用户水费影响较大,人均月水费增支约20元。
对于非居民用户,以2023年中心城区工业用户平均用水量约839北京米/月的标准为依据,两套方案价格影响工业用户水费支出分别增加923元/月、1132元/月。
以2023年中心城区商业用户平均用水量约204北京米/月的标准,两套方案价格影响商业用户水费支出分别增加225元/月、276元/月。预计餐饮业水费支出分别增加126元/月、154元/月,理发及美容服务业水费支出分别增加28元/月、35元/月。
代表意见
针对两个调价方案,参会的听证代表各有看法。过半代表支持方案一,认为其更有利于营商环境。
本场听证会共邀请了 17 名参会人员,包括:9 名普通居民消费者、3 名非居民消费者、1 名经营者、1 名其他利益相关方、1 名人大代表、1 名政协委员以及 1 名专家学者。
其中,7 名居民消费者代表支持涨价幅度较小的方案二,9 名听证代表支持非居民用水涨价幅度较小的方案一。
消费者代表张先生支持方案二。他表示,经历了广州改水工程后,他居住的城中村供水质量得到大幅提升,因此他非常支持自来水价格调整。
另一位消费者代表张先生目前居住在广州城中村首批改水示范村。他同样感受到自来水质量的提升,但更倾向于方案一,因为他认为该方案更有利于村里的经营者租户。
消费者代表许先生认为,两个方案差别不大,只是侧重点不同。方案一更有利于实体经济,而方案二更利好民生。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他认为自来水价格调整是合理的,但希望拉大阶梯水价之间的幅度。
经营者代表黄先生是一名餐厅经营者。他希望自来水涨价幅度能降低,减轻经营者的负担。他提出,《方案》应明确针对餐饮行业超水量用水的收费标准。
市人大代表余纳和市政协委员丘文均均支持方案一。余纳认为,方案一能综合考虑各方利益,体现公平负担的原则。方案一对工业、商业用水征收的费用更友好,有利于营商环境的建设。
丘文均表示,广州作为人口密集城市,水资源有限。方案一针对第三阶梯的高用水量设置了较高的阶梯水价,强调了节水的重要性。
专家学者代表、广东工业大学教授赵志伟表示,过去几年,广州在供水量和水质方面做了许多提升,这些措施增加了供水企业的成本,因此自来水涨价是合理的。方案一在保障公平、优化营商环境和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更有优势。
赵志伟还补充,除了《方案》之外,广州应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巩固节水成效。应推进老旧小区、城中村的二次供水改造工作,提升居民和企业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