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杨峰 徐湘东 刁明康 见习记者 林梦晴 摄影报道
从木里县城出发,沿着蜿蜒的G227国道向北行驶,在李子坪乡海拔3300多米的偏远地区,坐落着四川鸭咀野生动物繁殖基地。自1965年成立以来,这个被当地人称为“马鹿场”的基地,作为当地唯一的野生动物救助过渡区域,养护了一批批自然生灵。2024年7月,封面新闻记者在救助站负责人周征华的带领下,记录了他们的日常工作。
7月28日,周征华和副手正在巡山。马鹿场建于1965年,原位于木里县鸭咀自然保护区,后因原址修建水电站,搬迁至李子坪乡。60多年来,马鹿场的变迁不仅体现在地理位置上,也体现在繁育方式上。
马鹿是仅次于驼鹿的大型鹿类,生活于高山森林或草原地区,以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为食,喜舔食盐碱。现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周征华每周会两次带二三十斤的苞谷、盐块上山,模拟马鹿的叫声吸引它们来吃食。
2024年5月,一只马鹿受伤后被村民救助送往马鹿场。(受访者供图)木里县的26个乡镇中有24个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多达百种,境内的陆生野生动物多达353种。
木里县博窝乡野保监测团队使用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金钱豹。(受访者供图)迄今为止,周征华和队员已救助马鹿、丹顶鹤、猫头鹰等多种野生动物,其中不乏濒危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木里县博窝乡野保监测团队使用红外相机拍摄到的小熊猫。(受访者供图)
木里县博窝乡野保监测团队使用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黑熊。(受访者供图)
木里县博窝乡野保监测团队使用红外相机拍摄到的白腹锦鸡。(受访者供图)
四川鸭咀野生动物繁殖基地—马鹿场。包括周征华在内,有6名工作人员长期居住在马鹿场。他们采取轮班制,2人一班,负责日常的巡山和野生动物救护工作。相比于原来的驯养,如今马鹿场正在向半野化放养转型。
周征华介绍,每逢雨季,马鹿场内有一处区域经常遭受雷击,极易引发火灾。为了预防火势蔓延,护林人员在马鹿场中预先开辟了防火带。
8月1日,G227国道木里段,游客增多。G227沿线分布着众多野生动物的迁徙通道和珍稀植物,包括全国种类数量最多的报春花、杜鹃。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大紫胸鹦鹉的迁徙路径也横跨227国道。
7月28日,G227国道木里段沿线香格里拉湖旁的消防机场。林草局副局长吕世玉表示,路修通之后,会加强动植物保护方面的宣传,同时在乡镇建好林业站,引导游客更好地保护这条线上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