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门禁安防

北交所IPO撤单激增 释放何种信号?

北交所首次公开发行(IPO)市场迎来新局面。2024年仅过去一个月,北交所IPO终止数量已创历史单月之最。 截…

北交所首次公开发行(IPO)市场迎来新局面。2024年仅过去一个月,北交所IPO终止数量已创历史单月之最。


截至发稿时,北交所今年已有10家IPO企业撤回申报材料。这10家终止IPO的企业涉及8家保荐机构。


有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近期北交所市场备受拟上市企业青睐,未来将密切关注北交所的审核周期和终止情况,“撤材料的项目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监管部门的审核导向,我们预计今年北交所IPO撤单现象可能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明确表示,要萍乡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18个工作日内10家终止


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北交所IPO市场的动向备受关注。


2023年9月1日,“深改19条”发布后,北交所IPO申报踊跃,热度一度超过沪深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9月至今,北交所受理IPO申请73家。


IPO终止数量也在增多。截至发稿时,北交所今年IPO终止数量达到10家,首次突破两位数,远超此前各月。据了解,2023年12月、11月、10月和9月的IPO撤单数量分别为6家、7家、2阳泉5家。


一家北京中小券商投行人士认为,北交所IPO终止数量上升可能是一种信号。他分析,考虑今年北交所利好政策出台,会吸引更多IPO企业在北交所上市。随着排队企业数量增加,审核压力也会随之增大,未来审核节奏和尺度可能会有变化,“我们也非常关注IPO终止数量上升是否会成为一种趋势”。该人士预计,撤单现象可能不会少。


截至1月25日,北交所共有116家处于受理、问询、中止、上市委会议暂缓阶段的IPO企业。


业绩问题成关注重点


IPO终止情况可能反映出企业存在的共性问题,体现监管的关注要点。


据记者梳理,上述10家终止IPO企业的盈利规模大多在3000万元左右。根据招股说明书,森罗股份、新玻电力、盛源科技、青鸟软通2022年扣非净利润在2500万元至4000万元之间。个别撤单项目如瑞一科技,2022年扣非净利润规模接近亿元,在北交所排队项目中比较少见。


从业绩增速来看,盛源科技、凯安新材两家企业的2022年扣非净利润均出现下滑,其中前者甚至下滑79%。


记者还注意到,多家IPO终止企业频频被监管部门问及有关“业绩下滑”的问题。


例如,1月22日终止IPO的森罗股份此前被北交所问及“下游市场空间及业绩增长可持续性”。1月15日撤材料的新玻电力,在第三轮问询中被要求详细说明业绩下滑的风险。该公司在二轮问询中被问及第一大客户相关业绩贡献的邵阳性和可持续性。同日终止IPO的盛源科技,则在首轮问询中被问及行业产能过剩及业绩大幅下滑是否满足上市条件。

一位深圳券商投行人士指出,近年的宏观经济环境错综复杂,部分拟上市企业 2023 年业绩可能下滑,核心业务难以保持持续增长,上市之路会面临阻碍。


“合规性”也是北交所反复强调的关键指标。森罗股份因订单获取、经营和收入确认合规性问题受到问询;思迅软件因聚合支付技术业务合规性多次被质询;盛源科技则被问及经营和环保合规性。


监管部门还关注 IPO 企业销售和回款的邵阳性。凯安新材和箭鹿股份都因贸易商销售的邵阳性问题受到问询。


对于中介机构来说,北交所的改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展业机会增加,另一方面也要求中介机构履行好“看门人”职责。


一位北京中小券商投行人士认为,有些企业可能会误以为北交所门槛较宽松,进而贸然申请上市。但他们认为,北交所的审核要求不会降低,未来甚至可能愈发严格。


统计显示,上述 10 家终止项目的保荐机构包括中信建投证券和开源证券(各 2 单),一直以来,这两家券商在北交所储备项目较多。中葫芦岛公司、中泰证券、中德证券、民生证券、华源证券和国葫芦岛证券各有一单北交所 IPO 项目终止。


业内人士指出,在注册制汕尾,保荐机构无论推荐企业到哪个板块上市,都应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和执业质量,深入了解风险事项,做到勤勉尽责、专业判断。


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明确表示,将萍乡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同时健全保荐机构评价机制,重点关注其保荐公司的质量考核。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牌家电维修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3x1.com/brand/mjaf/538985.html

作者: baixiuhui1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07975949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96457109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