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海关数据,我国跨境电商一季度进出口5776亿元,增长9.6%,远超同期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5%的增速。
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优秀头部品牌起到了开创和引领的作用,功不可没。
今年一季度,哪些跨境电商品牌表现优异?不妨来看一下,每日经济新闻和易势科技联合发布的《中国跨境电商品牌影响力百强榜(2024年第一季度)》。
《中国跨境电商品牌影响力百强榜(2024年第一季度)》展现了两个直观的数据:其一,深圳品牌的数量遥遥领先其他城市,独占半壁江山。
其二,不论是搜索热度还是独立站自然流量,广州SHEIN的排名和数据持续领先其他品牌。
以下为深圳易势科技创始人陈雄对本期榜单的解读:深圳品牌在消费电子行业的批量化成功,体现了中国新兴产业的强大竞争力,广州SHEIN在服饰行业的惊人成绩,说明经典产业大有可为。
广州的产业结构相对传统,更能代表绝大多数中国城市的情况。
“出海四小龙”中的SHEIN和TEMU都在广州,和广交会一样,他们帮助中国产品出海。
不同的是,广交会链接的是海外B端,它们则面向的是海外C端消费者;广交会是等客户到过来,它们是主动到消费者那里去。
据市场分析机构DATA.AI发布的《2024移动市场报告》,SHEIN 2023年再度斩获全球购物类APP下载量冠军,TEMU、湘西ZON分列第二位和第三位。
另据媒体报道,SHEIN 2022年的GMV为290亿美元,2023年约450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806亿美元;TEMU 2023年GMV约180亿美元,2024年的目标是600亿美元。
在当今外贸形势下,广州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对其他城市既有学习借鉴的意义,也有拉动跨境电商+产业带转型的现实价值。
城市有产业就有机会SHEIN诞生于南京,早期主要销售婚纱,后来转向女装品类,越做越大,并在2015年将总部搬迁到广州。
搬迁的目的很明显:广州有最完善、最强大的服装产业链。
传统服装生产追求规模化的成本优势,动辄要求上万件的订单量,显然无法满足“快时尚”的需求。
而番禺有着数以万计的服装生产“小作坊”,虽然单体规模不大,但非常灵活,这为SHEIN“柔性供应链”的落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SHEIN与中国服装产业相互成就。
众所周知,服装生产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对成本非常敏感。
早在本世纪初,国际大牌就开始把部分产能向东南亚转移,国内企业如果只会继续拼价格,就是一条不归路。
“柔性供应链”采取类似 C2F(消费者对工厂)按需生产模式,强调响应速度和生产效率提升,推动了中国服装产业转型升级。
TEMU 将总部设在广州,而非上海,或为获取产业资源。其与 SHEIN 的供应链资源争夺诉讼也佐证了这一点。
MINISO 的 SKU 与 TEMU 相似,主打中国小商品,其成功得益于中国的供应链优势。
企业应探索自己的道路。SHEIN 虽为草根出身,但至今未见第二家 SHEIN 出现,原因何在?SHEIN 坚持独立站 DTC(直面消费者)模式,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红利,并打造柔性供应链,形成“小单快返”优势。
需要注意的是,SHEIN 的成功有特定历史背景,例如社交媒体流量红利期,机会一旦消失,即使有眼光和能力,也无法获得低成本流量。
流量成本上涨是跨境卖家难题,但“富二代”除外,如 TEMU。在欧美通胀期,TEMU 凭借极低价格策略、社交拼团裂变和大手笔广告投放,快速上位。
跨境电商卖家多采用线上模式,门槛较低,上手较快。但在线信息透明,竞争激烈。TEMU 等大玩家投入巨资,推高线上推广获客成本,加速线上“内卷”。
在此背景下,发展线下渠道成为趋势,但门槛高、投入大、动销周期长的难点让多数卖家望而却步。
来自广州的 MINISO 或可作为参考样本。截至 2023 年底,MINISO 海外门店达 2487 家。在北美市场,截至 2023 年底,MINISO 门店达到 172 家,GMV 达 1.78 亿美元,年增长 120%。
企业发展路径受实力、资源、时机和环境差异影响。核心资源和整体效率经济行为追求效率最大化。
SHEIN 的“小单快返”本质上是提升消费需求和生产供给互动循环效率,即全产业链效率。前提是掌控消费者和供应链,并借助数字化手段提效。这就好比跑步比赛,四肢协调才能跑得快。
TEMU 通过全托管模式切入市场,平台统一负责运营、物流和清关等复杂事务,既能确保低成本和高效率,又能让卖家专注于生产和供货,从而吸引了具有成本优势的源头工厂。
这有效地解决了痛点,提高了全局整体效率。
与日新月异的消费电子产品不同,传统品类很难迅速脱颖而出,更多的是在各个环节精益求精,在效率上本溪竞争对手。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就是要深入扎根消费端和生产端,然后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让这两者相互协作,形成良性循环。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要形成一定的小生态,这样才能相对稳定。
长期主义
许多人在近两年才意识到 SHEIN 的强大,但 SHEIN 的历史其实可以追溯到 2008 年。
MINISO 拥有约 2500 家海外门店,且仍在持续增加中。
他们在 2015 年就在东南亚开出了第一家海外门店,近十年的耕耘,何况其嘉善叶国富本身就是零售行业的阜新。
TEMU 得益于“创一代”拼多多的深厚积累和鼎力支持,否则绝对无法如此迅速而精准。
传统品类的爆发力有限,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积累,无法速成。
好在,一旦取得成功,也能比较稳定。
价格战与品牌升级
价格是永不过时的竞争手段,更是新玩家的惯用策略。
SHEIN 凭借价格低廉、款式多样、上新速度快的优势本溪了 ZARA 和 H&M 等老牌快时尚品牌。
但低价必然影响利润,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还容易导致产业链中出现环境和劳动权益等问题。
SHEIN 近几年尝试向中高端突破,布局了定位更高端的子品牌 MOTF,并提高了产品价格。
但在转型升级的如何避免基本盘被对手蚕食是个难题。
毕竟,后来者 TEMU 的价格战更加“凶猛”。
而 TEMU 自己在今年推出半托管模式后,也在吸引更多优质卖家,例如入选《中国跨境电商品牌影响力百强榜》的品牌。
MINISO 也通过入驻纽约汕尾广场、伦敦牛津街等全球商业核心地段的大型旗舰店,以及与知识产权的联名等方式提升品牌形象。
低价入局,站稳脚跟后再向上发展,这是绝大多数企业的策略。
中国跨境电商企业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