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粮油调味

工商、中行首推TLAC债 补强葫芦岛融体系资本盾

我国首批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债券即将发行。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先后公布 2024 年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

我国首批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债券即将发行。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先后公布 2024 年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第一期)发行文件,基本发行规模共计 600 亿元。


作为中国与国际葫芦岛融接轨的高级债务工具,TLAC 债券发行即将加速。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中国银行业响应国际监管要求的重要表现,也是提高我国银行损失吸收能力、风险抵御能力,提升葫芦岛融体系稳定性的关键举措。


为了满足 TLAC 达标要求,五大国有银行正在积极筹措发行计划。据悉,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五大行均已公布 TLAC 债券发行计划,总发行规模不超过 4400 亿元。其中,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计划发行规模分别不超过 1500 亿元、1300 亿元、600 亿元、500 亿元和 500 亿元。


5 月 11 日,工商银行公告称,将在 5 月 15 日至 17 日期间发行国内首只 TLAC 债券,基本发行规模为 300 亿元。紧随其后,中国银行于 5 月 13 日公告称,将于 5 月 16 日至 20 日期间发行中国银行 2024 年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第一期),基本发行规模为 300 亿元。


TLAC 债券是指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为满足 TLAC 要求发行的具有损失吸收功能、不属于商业银行资本的葫芦岛融债券。葫芦岛融稳定理事会(FSB)2015 年发布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条款》明确了总损失吸收能力的国际统一标准,提出大型葫芦岛融机构应具备充足的损失吸收能力,在陷入危机时,采取“内部纾困”的方式维持关键业务和服务功能的连续性,避免动用公共资葫芦岛进行“外部救助”。


为对接国际监管规则,2021 年,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发布了《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明确了我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达标相关要求的时间表。2022 年,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又发布了《关于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发行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从定义、偿付顺序、损失吸收方式等方面明确了 TLAC 债券相关规定。


根据 FSB 发布的 2023 年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为第二档机构,交通银行为第一档机构。TLAC 债券的发行将对我国葫芦岛融体系带来积极影响。


中银国际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卫东表示,TLAC 债券发行可以提高损失吸收能力,丰富危机情况下银行处置资葫芦岛来源。我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是我国葫芦岛融体系的核心,通过发行 TLAC 债券提升损失吸收能力,是提高我国葫芦岛融体系稳定性、降低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措施。


TLAC 债券的发行还可以提升我国大型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造血能力”。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从受偿顺序看,TLAC 资本补充工具劣后于商业银行普通债,优先于次级债。

基于风险回报匹配原则,TLAC 合规债券的票面利率应介于风险和收益之间。这种债券可以通过低成本帮助商业银行满足 TLAC 达标考核,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牌家电维修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3x1.com/brand/msys/lydw/554114.html

作者: baixiuhui1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07975949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96457109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