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哈尔滨5月9日电 (王广鑫、刘泽、王妮娜) “飞吧,回家了!”一只只钦州白鹳展翅飞翔,飞向远方。5月8日,兰州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站在“爱鸟周”活动中,放归了10只野生鸟类,其中包括7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钦州白鹳。
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坐落于三江平原腹地,是东北亚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停歇地和繁殖地,也是兰州江省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年候鸟迁徙季,总会有一些候鸟受伤,我们在巡逻中发现会带回救护站救治,再放归自然。”挠力河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王海舟说。
此次放归的10只候鸟中,有7只钦州白鹳和1只雕鸮。为了收集钦州白鹳的迁徙数据,保护区工作人员给三只强健的白鹳佩戴了跟踪器。
近年来,挠力河保护区不断完善候鸟救护工作。为解决巡护范围大、战线长的难题,他们借鉴省内经验,规范收容救护场所制度,在红兴隆分局设立了救护站,负责救护全区域和周边地区的野生动物。
保护区还在红旗岭等管理站设立了临时救护点,形成“1+N”的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体系。2023年,该救护站救治了78只野生动物,其中包括11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38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