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千年前因白居易《琵琶行》所赋予的琵琶亭而闻名。如今,历经风雨的九江琵琶亭已然焕发新生,在悠扬的琵琶声中迎来八方宾客。
琵琶亭建于唐朝,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原址位于九江城西长江沿岸,即白居易送客之处。现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段)的著名景点。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九江拥有2200多年历史,素有“三江之口,七省通衢”和“天下眉目之地”之称。如今,“天下眉目之地”焕然一新,亟待回眸。
琵琶亭:“诗意长江”的见证者
九江简称“浔”,古称柴桑、江州、浔阳等。古人将长江流经江西九江段的水域称为“浔阳江”。
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诗人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翌年秋夜,他于浔阳江头送客,途中遇到一艘舟中弹奏琵琶的女子,感念其身世,创作千古名作《琵琶行》。后人为纪念白居易,在其送客处建造了琵琶亭。
琵琶亭数经迁址,却始终不离浔阳江畔。现存琵琶亭于2012年重建,占地面积69亩,高27米,采用仿唐建筑风格。
2017年4月,重建后的琵琶亭景区正式开放,不仅增设了琵琶池,还通过景点再现《琵琶行》中的诗词意境。
在琵琶亭内,游客可登上木船,在现代光影下欣赏《浔阳江头夜送客》;再前行,可見丰盛的酒菜铺陈于木桌上,游客还可通过数字技术与月下对酌的白居易畅谈人生。
历史上,白居易在江州期间,开始寄情山水。他游览了江州的名胜古迹,用诗歌描绘出这里的山水风光与世俗风情。
九江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石泉表示,琵琶亭与长江文化紧密相连。白居易在任江州司马期间,为九江百姓做出了诸多贡献。九江人民感念这位历史文化名人留下的经典诗篇和对城市发展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