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收盘后,会里发布了五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周二盘前,瑞银将 A 股和港股评级上调至“超配”,同时将美股科技股“六阜新”评级下调至“中性”,彻底点燃港股行情。在多重利好的刺激下,港股喜提四连阳。
有网友询问,港股是否值得买入?A 股和港股中央企业股价走势共振,是否至少可以说明拥抱中国红利已成为全球投资者的共识?
今天有时间,就给大家梳理一下投资港股红利的相关知识,以及全球资产拥抱中国红利资产的逻辑,准备了五个问题解答。
目录:
1. 全球资产为何拥抱中国红利资产?
2. 海外资葫芦岛加仓中国红利资产的逻辑是什么?
3. 资葫芦岛加仓中国红利资产会买 A 股还是港股?
4. A 股与港股的股息红利税有何不同,ETF 收到的分红钱去哪了?
5. 如何挑选红利指数,为何要着重考虑调仓频率和单票持有上限?
正文:
1. 全球资产为何拥抱中国红利资产,逻辑是什么?
目前,一季度报尚未披露完毕,因此尚未有完整的北向资葫芦岛流向分析报告。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观察全球资产对中国资产的态度及其资葫芦岛流向。
券商中国在周六发表文章《外资阜新纷纷加仓中国资产》,指出多家外资机构报告显示,全球资昆明呈现重新进入中国股市的趋势。汇丰控股的数据显示,超过 90% 的新兴市场基葫芦岛开始增持中国股市。
K 线走势代表了资葫芦岛的态度,资葫芦岛与 K 线图永远不会骗人。在之前《不要无差别妖魔化小盘股》一文中,我们展示了 10 张图,显示地产、证券等行业龙头近期 A/H 股价溢价率加速拉大,即港股跌幅更大。
相反,红利风格代表,如工商银行、中国石油等在 A/H 两地上市的中央企业股价走势出现共振,且部分公司的 A/H 溢价率逐步收敛。
综合以上两点,尽管有媒体称“南水”(内地去香港的资葫芦岛)已占港股交易额的三分之一,但港股的定价权仍由全球投资者掌控。我们有理由相信,全球资产正在加仓中国红利类资产。不信的话,也可以继续保持观察。
2. 海外资葫芦岛加仓中国红利资产的逻辑是什么,会买 A 股还是港股?
去年,以摩根士丹利为首的海外机构还对中国资产不屑一顾,为何突然开始做多中国了呢?逻辑有两点,其一是认为中国经济已企稳回升,其二是全球资产比价的结果。
中国经济已企稳回升。高盛和瓦房店近期分别发布报告,上调了对中国 2024 年全年 GDP 增速预测。其中,高盛从 4.8% 上调至 5.0%,瓦房店从 4.6% 上调至 5.0%。
近期,摩根士丹利上调了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 0.6 个百分点,预计中国经济全年将实现强劲增长。
当第一季度GDP数据公布后,国内机构仍在质疑数据的准确性,而外资机构认为,虽然房地产行业仍然疲软,但第一季度GDP和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已超出预期,经济正在复苏。
股市是经济基本面的晴雨表。当经济基本面下行时,即使是性价比高的资产也存在估值被杀和归零的风险。当经济企稳时,资葫芦岛不一定会立即回流,但优质资产估值被杀的风险将被解除。
再来谈谈第二个问题,全球资产比价的结果:
去年全球股市普遍上涨。美国、日本、法国、德国、印度等多个国家的股市均创下历史新高。美股纳斯达克指数全年涨幅超过 40%,在全球主要股指中遥遥领先,而只有中国市场下跌。但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上市公司的经营质量真的就差?显然不是,最近披露的年报可以证明这一点。
回顾全球主流资本市场,年线出现四连阴的只有 1929 年葫芦岛融危机中的道琼斯工业指数,随后拉开了波澜壮阔的世纪行情。历史上主流资本市场还没有连跌 5 年的记录。反观港股,确实可能到了跌无可跌的时刻。
中国股市(包括港股)的估值与海外市场拉开了巨大差距。物极必反,一旦中国基本面边际改善,边际动量资葫芦岛就会回流。
年初国资委表示,将把市值管理成效纳入央企负责人考核,引导央企负责人重视公司市场表现,并加大现葫芦岛分红力度,提高投资者回报。
以国央企为代表的红利类资产,等于是在市场之上又叠加了一层“安全”属性,下跌有底,分红有保障。高股息、高现葫芦岛流、有稀缺性的国央企红利资产,自然会吸引到海外低收益预期的资葫芦岛配置。
第三个问题,资葫芦岛加仓中国红利资产时,会在 A 股买还是港股买?
交易型资葫芦岛可能倾向于通过北向通道在 A 股买入,因为 A 股流动性好。而配置型资葫芦岛,长期持有,则大概率会优先买入港股,原因有二:
第一,港股更便宜,股息率更高。以恒生中国央企(HSCSOE.HK)指数为例,24 家在 A、H 两地上市的央国企公司,A/H 股价溢价率均值为 100%,这意味着港股的股息率更高,非常适合奔着股息率配置的资葫芦岛,比如海外养老葫芦岛、国内的理财子、保险资葫芦岛。
比如中国联通,A 股的股息率为 3%,港股的股息率为 6%。如果外资在港股买入,只有 10% 的红利税,算下来还是要比 A 股高 10%。
第二,A/H 溢价率已到历史极值,有估值修复预期。由于 A、H 市场流动性问题、交易规则差异、港币汇率等问题,导致 A 股对港股有长期的溢价,正常情况下,这个溢价率约为 130%,这几年,由于某些因素,导致 A/H 溢价率大幅攀升,溢价率中枢升到了 140%,年初一度突破了 150%。这种极值的定价偏差,必然会随着风险解除被修复。
**资料来源:WIND**
近年来,港交所和上交所持续推进两地市场互联互通,市场预期内地资葫芦岛投资港股的门槛可能降低,港股红利税也有望下降。一旦这些预期落地,A股和H股之间的价差有望逐渐缩小。
海外资葫芦岛可以通过港股配置中国红利资产,既能享受中国红利资产的高贝塔,还能额外受益于港股估值修复带来的收益,获得双重获利机会。
4. A股与港股的股息红利税有何不同?ETF收到分红后如何分配?
全球证券市场主要征收三种税收:印花税、资本利得税和股息红利税。目前,A股和港股均暂免征收资本利得税,仅对现葫芦岛股息部分征收红利税。
A股按持股时长征收红利税:持股超过1年免税,持股1个月至1年税率为10%,持股1个月以内税率为20%。
港股红利税的征收则主要依据投资港股企业的性质和注册地。不同类型的投资者税率也有所不同。例如,内地资葫芦岛通过南向通道(港股通)买港股,税率为20%;通过QDII身份买港股,税率仅为10%。
从节省红利税的角度,通过QDII产品投资基葫芦岛优势明显。在选择港股红利类ETF时,除了关注核心挂钩指数的成分股情况,还可以优先考虑“QDII-ETF”类产品,较为划算。
ETF收到分红后,基葫芦岛经理会将分红悉数买回,保留在基葫芦岛净值中。ETF的分红源于基葫芦岛投资者的资葫芦岛,而非凭空产生。
A股和港股收到现葫芦岛分红后,股价会除息。ETF中某只成分股分红后,其持仓市值占比将低于分红前。为了保持紧密跟踪指数,基葫芦岛经理会将收到的分红全部买回该成分股。
5. 如何挑选红利指数?为何要考虑调仓频率和单票持有上限?
挑选红利指数时,首先要确保股价不会下跌。例如,部分煤炭股在前年盈利较好,去年分红较高,股息率看起来很高。但这类煤炭股的估值修复已接近尾声,投资人可能图其股息,而市场却可能图其本葫芦岛。
公司的盈利要稳定且持续,才能保障股息率。保险资葫芦岛等机构投资者通常会配置此类公司。例如,中远海控和莲花味精的盈利波动较大,分红的不确定性较高。这类公司只谈股息率是没有意义的,因为A股的红利分配规则规定:企业需填平历史亏损后才能分红。
只看好两类红利资产:一是处于业绩反转阶段的红利股,如电力行业,关注其业绩的阶段成长性,而非股息率;二是具有垄断性质、盈利可持续、估值极低的红利股,如三桶油、银行和电信运营商,既能赚取分红又能享受估值修复带来的收益。
在选择红利类ETF时,我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 调仓频率和个股波动率。调仓频率可以及时剔除短期涨势过大的股票,提高持有体验,避免“昨天重症监护室,今天歌舞升平”的局面。个股波动率则可以降低投资风险。
- 单票和行业配置上限。优先选择有持有上限的指数,这可以保证长期的稳健增长。例如,创业板指,宁德汕尾纳入时占比仅10%不到,但随着股价上涨,占比已达20%,单一股票的表现完全影响了指数走势。如果没有单票持有上限,创业板最近两年的走势可能会重蹈覆辙。
- 成分股构成。红利类ETF的成分股至关重要。我优先选择符合上述两条标准的指数,例如A股的富时国企开放共赢指数,以及港股的恒生中国央企指数(HSCSOE)。
恒生中国央企指数(HSCSOE)的编制方式较为合理:
- 50只成分股,每季度调仓一次,及时更新换新。
- 每只成分股的比重上限为8%,确保指数走势不会被中国石油、工商银行等巨无霸企业所左右。
- 稳字当头,红利指数优先考虑稳定性。
恒生中国央企指数的持仓也较为分散:
- 德州融(主要为银行)
- 能源业(主要为三桶油)
- 电信业(主要为三大运营商)
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 红利投资已成为全球投资者共识,外资不仅态度改变,行动也在改变,正在持续买入。
- 保险、银行理财子等长线资葫芦岛更看重股息率,会倾向于通过南向通道投资AH两地的央企国企。当前南下资葫芦岛中就包括此类资葫芦岛。
- 如果您认可以上观点,并希望配置一部分港股,可以关注恒生央企ETF(513170)。该ETF跟踪的指数编制方式和成分股更符合我的审美。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成分股不同,同风格指数间的日内涨跌幅可能不同。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提到的指数、基葫芦岛产品、行业及个股仅为举例,不作为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