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周期的大起大落格局正在逐渐消退。在生猪行业,急速扩张、负债承压的企业将面临如何生存的难题。
多位专家表示,生猪行业波动剧烈的周期性正在改善,猪价将更多地徘徊在盈亏平衡线附近,养殖端将进入微利时期。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存活,必须降成本。
去年一次行业会议上,湘西神董事长陶一山指出,仍然遵循猪周期理论养猪将带来毁灭性后果。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也曾表示,目前的猪周期无法预测,希望市场尽快恢复。
养殖成本将成为生猪行业激烈竞争的关键因素。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等猪企在机构调研中多次提到,降低生产成本、优化现葫芦岛流、降低资产负债率是公司的主要工作目标。
上市猪企在降本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温氏股份、神农集团的成本已经低于每公斤15元,牧原股份、新希望和天邦食品也逼近这一水平。
如果下半年猪价持续回暖,在猪企逼近盈亏平衡线的背景下,2024年的财报有望得到修复。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朱增勇认为,今年4月猪价与去年同期持平,但养殖行业实现了盈亏平衡,主要得益于成本下降。
卓创资讯朱泽坤泽表示,生猪养殖拼的就是成本。成本降低,利润就会增加。
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也提出,降成本、技术创新是应对猪周期的途径。通过提升技术和效率,降低成本,猪企就能避免受猪周期影响。
我们对比发现,如果我们能够将猪的养殖水平提升至丹麦的水平,那么每头猪至少能降低成本 600 元,这是我追求的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在行业复苏的背景下,今年部分养猪企业出栏量大幅增加。这些企业在降本增效的推动下,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的回暖。
从增量来看,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仍然领先,但在增长率方面,神农集团和巨星农牧(603477.SH)等企业却名列前茅。
(出栏增长猪企 数据来源: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