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市委五次全会于昨天(29 日)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上海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的决定》。该决定以 2035 年目标为锚点,重点部署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举措。
全会指出,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闭幕仅 11 天后,市委迅速召开此次重要会议,体现了“闻鼓而动”的行动自觉和“奋楫争先”的使命担当。与会人员纷纷表示,面向未来,上海要以排头兵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坚定地成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促进者和实干家,大力推进首创性改革和引领性开放,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注入强劲动力。
上海始终肩负着从国家战略高度谋划改革的光荣使命,敢闯敢试、先行先试。委员们表示,站在新起点上,上海要从落实国家战略的高度谋划改革,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推进改革,更好地发挥排头兵、先行者、试验田、风向标的作用,为国家试制度、测压力、探新路。
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既是改革的使命,也是改革的方法。委员们认为,其要义就在于“先行先试”。全会首次提出体系化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下一步上海将全力推动中央关于金融领域改革的举措在上海更好落地,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作为承接多重国家战略任务的核心发展区,要更好发挥国际贸易新平台作用,带动提升贸易出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聚焦专业服务领域开展先行探索。
静安多年来实施“全球服务商计划”,下一步将加强精准引进,计划每年新增约 10 家全球服务商机构,形成有影响力的专业服务业集群。还将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指导和服务。
破除障碍,啃下更多“硬骨头”
改革进入深水区,需要触及更多深层次错综复杂的矛盾。如何啃下“硬骨头”,打通障碍,是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国资国企改革就是“硬骨头”之一。有委员指出,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中,包含了 54 项改革任务,其中首项就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上海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贺青表示,《决定》对国有经济布局、国企改革、国资监管作出了战略部署。下一步,上海国资国企将着重于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增强发展活力,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加强党建,深入推进国企改革,提升行动成效。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磊表示,国家对国有企业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很高。作为上海老牌国企,要对标国资国企改革要求,优化业务布局,补齐短板;尤其要发挥设备制造优势,加强科技引领,努力成为世界一流装备企业。
中国电信上海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龚勃说,改革进入了深水区,需要进一步闯关的担当。当前,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新兴业务板块增长较快,特别是人工智能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此,要提前布局,提升核心创新能力,统筹好发展与安全。
健全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
健全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是《决定》的一大亮点。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注意到,《决定》提出完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机制,建立由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引领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和人事管理制度,为接下来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认为,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交汇点,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核心。接下来要改革科研组织体制,加强有组织的队伍,构建支持体系,努力开展更多高风险、高价值的基础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表示,高等教育改革转型,关键是要跳出学校的藩篱,结合产业趋势培养人才。要面向国家产业战略布局未来学科,加快推进办学质量综合改革。
疏通关键堵点,推动改革发展
疏通关键堵点,是为了更好地推进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要利用政府的政策工具,在金融、人才、知识产权等方面推出更多务实高效的举措,塑造创新生态,为企业提供双赢多赢的机会,争取打造出更多的“核爆点”。
强化系统集成措施耦合
审议讨论期间,委员们频繁提及“系统集成”一词。
市人大农业农村委分党组副书记程向民表示,各部门出台的文件立意都很好,但如何进一步加强系统集成,是亟需闯过的一道关。
全会指出,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更加注重系统集成、突出重点和改革实效。与会委员认为,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强化系统集成和改革措施协同配合,才能使各领域各方面改革同向发力,提高整体效能。
市委委员章雄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强调质量并重、民生优先,追求经济发展与人民福祉均衡发展。
市委委员杨佳瑛表示,民生工作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效率与公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将通过制度、政策和服务创新,提高政策制定科学性、服务供给效率。
市委委员谢坚钢强调,要以系统思维和法治思维处理改革问题,加强重点领域的立法,以高质量立法引领改革。在试点探索和完善顶层设计间取得平衡,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成效。
市委委员黄红指出,社会各方广泛参与形成改革共识是“改革为民”的内涵所在。社会工作部将加强上下联动,主动合作,形成工作合力,推动社会治理新格局构建。
市委委员缪京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崇明区将厚植生态优势,推动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建设绿色生态、生产和生活体系。
市委委员们强调,要坚持党对改革的全面领导,当好改革促进者和实干家,创造经得住考验的改革成果。
市委委员李晨昊指出,科创中心建设主阵地宝山区将把改革任务细化为施工图,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创新驱动力。
市委委员王华表示,徐汇区将以改革开放为关键推动,以总部经济和科创策源为牵引,全面强化四大功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上海建设“五个中心”贡献力量。
响应人民诉求,改革当有回应。市委委员、市民政局局长蒋蕊表示,上海民政部门始终以解决群众困难为改革重点,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民生保障体系。未来改革深化,将着眼于制度空白和民众亟需解决的问题,迎难而上、大胆创新、主动作为。
市委委员、团市委书记上官剑指出,青年成长的“黄金期”与国家发展的“关键期”高度重合,“我们要广泛团结、组织和动员青年,激发他们内在的改革动力和创新智慧”。
决心重于认识,担当重于方法。近年来,面对重大改革任务,特别是新领域改革探索,上海部分干部不同程度存在不适应现象。市委委员们认为,作为上海干部,既要切实增强改革责任感和使命感,又要注重改革能力建设,切实满足全面深化改革的更高要求。
市委委员、杨浦区委书记薛侃表示,要加强干部专业培训,提升各级干部在改革决策谋划和落地实施方面的专业素养;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选人用人导向,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政策,更好保护和激励干部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