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证指数收于 2967.40 点,沪深两市成交额为 7032 亿元,上半年的股市行情就此收官。
回顾上半年,正丹股份凭借十倍涨幅登上风口,而中国中免等白马股则陷入了价值陷阱。
站在上半年行情的尾声,感触良多,期盼下半年的行情能对我们更加友好。
回归起点,历经非凡。1 月 2 日,上证指数收盘于 2962.28 点,而今日则收于 2967.40 点,恰好回到起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数、北证 50 指数这四个指数中,上证指数的表现最优。
上半年,截至 6 月 27 日,北向资金净流入约 336 亿元,去年同期约为 1833 亿元,2022 年则约为 718 亿元。
差距明显,但数据原本相对较好,奈何 6 月份净流出 490 多亿元,贡献了主要的抛售力量。
上半年北向资金净买入前五和净卖出前五的公司如下表所示。整体来看,北向资金上半年的配置风格非常鲜明,抛售了大量消费类个股,增持了众多制造业个股。
我们将在稍后详细分析背后的思路。
股市生态转变元年
除了指数表现和北向资金,上半年最大的变化体现在政策端。
今年最重大的政策利好,莫过于央企市值管理和新的“国九条”。
从风格指数的表现也能看出端倪。上证 50 和沪深 300 的公司贡献了 A 股市场绝大部分的分红。
那些吝于分红或仅给市场“画大饼”的公司,自然就失掉了估值溢价。
据我统计,2023 年 A 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高达 2.13 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与此普华永道发布报告显示,2023 年 A 股共有 313 只新股上市,融资额为 3564 亿元人民币,共有 469 家上市公司进行再融资,合计募集资金 7632.12 亿元,总融资规模约为 1.12 万亿元。
总体来看,分红大于融资。
我认为今年是 A 股投资生态变化的元年,红利资产未来有望继续抱团。
行情有力道,但不多
年初,我们见识到了雪球产品等金融衍生品的威力,也看到了神秘资金护盘的决心。
也正是因为如此,3000 点下方被许多投资者,包括我在内,视为“机会坑”。
客观情况也的确如此,神秘资金近期频频出手。
这种资金力道只有在极端行情下才能发力。
当指数回到 3000 点上方后,行情持续性就变得犹犹豫豫,缺乏惯性。
我认为,其中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增量资金来源太少。
公私募、北向资金、“国家队”,这是三个传统的增量资金提供方。
根据基金投资报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新基金募集资金合计 6337 亿元,其中股票型 612 亿元,混合型 436 亿元,这 1000 多亿元的增量资金显然杯水车薪。
北向资金如前所述,上半年净流入 336 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