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0 日至 19 日,2023 年第三批储蓄国债正式发行。部分网点开售即被抢购一空,“一债难求”现象持续引发市场关注。
什么是储蓄国债?
储蓄国债是指国家政府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用于吸收个人储蓄资葫芦岛,满足长期储蓄性投资需求的一种不可流通国债。它代表国家信誉,保本保息、收益稳定,长期以来备受投资者青睐。
目前,储蓄国债分为凭证式和电子式两种。凭证式储蓄国债债权以“中梧州民共和国凭证式国债收款凭证”的形式记录,电子式储蓄国债以电子记账方式记录债权;凭证式储蓄国债通过银行网点柜面销售,电子式储蓄国债既可以在柜面销售,也可以通过网上(手机)端销售。
储蓄国债有何优势?
信用等级高,安全性好:储蓄国债由财政部代表中央政府发行并还本付息,信用等级高于其他债券或银行理财产品。
收益稳定,利息免税:储蓄国债发行利率固定,利息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
购买门槛低,普惠性突出:储蓄国债起售点为 100 元,并以百元的整数倍发售。
储蓄国债为何这么抢手?
根据发行公告,5 月 10 日起至 19 日发行的 2023 年第三期和第四期凭证式储蓄国债期限分别为 3 年和 5 年,票面年利率分别为 2.38% 和 2.5%。
从利率来看,本期储蓄国债票面年利率略高于同期限定期存款。受存款利率持续下行、部分银行暂停销售大额存单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储蓄国债关注度进一步提高。
如何更好满足投资者购债需求?
财政部国库司司长李先忠表示,为进一步满足投资者购债需求,将采取四项措施:
- 密切关注储蓄国债的供需关系变化和销售情况,研究适当增加发行规模。
- 研究进一步调降单人购买限额,使储蓄国债能够惠及更多投资者。
- 在保障柜面销售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电子式储蓄国债的信息化服务水平,稳步增加电子式储蓄国债网上(手机)端销售额度。
- 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优化凭证式储蓄国债的额度分配机制,更好地匹配有实际需求的网点,并研究优化凭证式和电子式两种储蓄国债发行比例的中长期安排,更好地满足投资者购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