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住建部发言人王胜军表示,将推进“房屋体检、养老、保险”三项制度建设。
从2023年起,三项制度试点工作已启动。目前试点工作进展平稳。
房屋三项制度的积极意义:
- 保障房屋安全:定期体检及时发现问题,消除安全隐患。
- 完善监管机制:房屋保险推动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
- 提供资金保障:房屋养老金支持体检、维修和保险,确保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
存在的挑战:
- 部分老旧房屋存在安全隐患,需加强体检和维修。
- 房屋养老金制度需要统筹安排资金来源。
- 截至2022年底,我国城镇超30年房龄房屋接近20%,房屋养老需求巨大。
李宇嘉分析,房屋进入存量时代,居民对住房需求转向品质提升,需要体检、养老和保险来维护房屋安全和舒适性。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房屋三项管理制度的建设是新模式的一部分,旨在满足居民对优质住房的需求。现实中发生过的电动车燃烧引发的住宅区火灾、自建房倒塌等安全事件,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表明我国部分房屋存在质量和管理问题,需要通过制度建设来解决问题,杜绝风险,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
部分城市已开展三项制度试点。2023年以来,房屋三项管理制度试点工作不断推进。2023年9月2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宁波召开了城镇房屋安全管理三项制度框架培训暨试点工作现场会,会议指出要加快推进、尽快启动三项制度的试点工作。今年2月,据新华社报道,城镇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三项制度试点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年初,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了相关通知,鼓励各地在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开展三项制度探索试点,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5月,宁波城镇房屋安全管理三项制度试点方案上报住建部。山东省的烟台市、济宁市、青岛市等也在试点三项制度或部分内容。如青岛市先行先试房屋定期体检制度,济宁市积极推进房屋质量保险制度试点工作,烟台市探索建立城市住宅养老金、城市住宅体检、城市住宅保险等制度,莱山区率先试点。
对于三项制度建设面临的挑战,李宇嘉表示,最大的问题是资金不足,类似个人养老金问题。资金不足是指“应缴未缴”或“未足额缴纳”。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指出,房屋体检、养老都需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目前业主个体缺乏主动进行房屋体检的意识和动力,而政府财政压力较大,难以承担全部费用。可优先考虑从房屋维修基金筹集资金,但随着我国进入存量房时代,老旧房屋占比不断上升,维修基金未来面临的缺口会不断增多。公共维修基金可能面临的不足,是房屋养老金制度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张波建议,“探索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机制,才能确保房屋体检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每年从物业增值性收入,如小区广告收入、停车费收入等归集一部分。也可以统筹考虑将房产税部分归集,并做到专款专用,更有利于资金的筹集。”李宇嘉认为,未来迫切需要从公共维修基金升级到房屋养老金制度,就如同个人养老金制度由个人和公共账户构成的“三支柱”一样,房屋养老金制度也应该由个人和公共账户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