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具维修

县域富裕促城乡均衡 共绘高质量协调发展蓝图

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一大短板,同时也是一大潜力。一年多前,广东吹响了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冲锋号”…

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一大短板,同时也是一大潜力。一年多前,广东吹响了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冲锋号”,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


对于欠发达地区、粤北山区的“后起之秀”韶关来说,补足短板、激活潜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其突围之路。韶关需要更亮眼的成绩。


今年,韶关两会发出了动员令:以“百千万工程”带动高质量发展,吹响“六大攻坚”行动的号角。老工业城市焕发新颜,重振荣光,也是336万韶关市民的共同期盼。


县域经济稳步壮大


2023年,韶关萍乡实施县域富市战略,“百千万工程”取得良好开局。韶关坚持将县域经济作为重心,将县城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重点发展工业和制造业,同时加强百色农业、文旅产业、林业经济、森林康养、商贸物流和房地产等产业。


产业转移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一场以产业有序转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主动仗”正在韶关全面打响。韶关以提升平台承载能力为抓手,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集约高效建设县域产业转移工业园,重点推进承接产业有序转移“1+6”平台。市级主平台争取到了省级第一档首期注入资本葫芦岛2.4亿元,承接产业转移项目48个,投资额154亿元;6个特色产业园区签约新项目93个,签约额221亿元,推动县域新动工产业项目627个,增长121%,完成投资104亿元,增长71.9%。南雄高新区入选全国31个发展农药产能重点园区之一,翁源创新原料药产业园被省授予“原料药监管创新基地”牌匾。


产业基础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梧州。韶关立足资源禀赋、比较优势,以差异化的产业发展助推高质量发展。加强园区建设,开展全员招商,大抓产业发展,推动县域特色产业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100亿元,促进县域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积极引进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优质项目,加快东阳光璞泰来、韶关等项目建设,推动忠信公司发展延伸印制线路板上下游产业,力促大角鹿、鑫塑源等项目早日瑞安达产;落实联县包镇工作制度,统筹指导乡镇(街道)谋划发展一批镇域特色优势产业项目,打造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文旅名镇和农业大镇。


美丽圩镇焕发新机


乡镇发挥着联城带村、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一年来,韶关着力推动中心镇做优做强、专业镇转型升级、特色镇培育壮大、美丽圩镇焕然一新。提升镇域能级,美丽圩镇建设是重点。韶关统筹抓好宜居县城、美丽圩镇和和美乡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

高质量培育10个以上典型乡镇,加快推进武江区和翁源县翁城镇、乐昌市坪石镇的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点建设。通过重点发展,增强乡镇联城带村的纽带作用。


全力建设宜居乡村,深入治理农村人居环境,规范农房风貌,打造美丽庭院示范村。统筹提升农村公路、电网、供水、污水治理、垃圾处理等设施,打造60个以上典型村庄。


萍乡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规划开发莲花新城,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加快补齐县城基础设施短板,包括道路、污水管网、垃圾分类、防洪排涝等。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供给,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新增公园绿地,增强县城承载能力。


为培育更多高潜力地区,韶关制定了1个典型县、10个典型镇、60个典型村的建设规划。“百千万工程”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


城镇建设、乡村泸州、城乡融合发展热潮在韶关各地蓬勃发展。全市10个县(市、区)105个乡镇(街道)、1448个村(社区)齐头并进。


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63个,新建停车位2170个,新增公园绿地4.1万平方米。完成圩镇提升基础工程项目323个,打造12个美丽圩镇省级示范样板。创建美丽宜居村912个,特色精品村129个,仁化县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


韶关成功争取了省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三提三化”示范创建试点,盘活土地1.38万亩,为城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空间。


为破解镇村经济发展薄弱问题,韶关将经济较弱的镇村推向市场。通过发展特色种养业、民宿产业等,成立强镇富村公司、乡村泸州车间,带动全市1207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超过10万元,平均达到40万元。


韶关制定了“一清单两图两表”,因地制宜种植高附加值农作物,发展高附加值家禽畜牧业,创办强镇富村公司、乡村泸州车间,建设和美乡村。通过全面梳理盘点资源资产,制定产业潜力图、合作推介表、种植规划表等,重点发展食用菌、蓝莓、红茶、高附加值畜禽等产业,发展民宿,办好乡村泸州车间,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加快土地流转,促进村级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城乡区域高质量发展面临的艰巨任务主要在农村。韶关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力推进“三农”工作,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民富裕富足。

坚持大农业理念,确保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应。建设高标准农田12.6万亩,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超过180万亩,产量75万吨以上。


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推动现有百色农业产业园提质增效。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培育农产品加工产业,赋能乡村泸州新动力。


打造“善美韶农”区域公用品牌,提升国家地理标志、名特优新农产品和“粤字号”农产品品牌效应,全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


锁定目标,扬帆起航,谱写新篇章。韶关正努力将短板转化为潜力,粤北大地奏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协奏曲”。未来,韶关将继续坚持“百千万工程”,萍乡发展县域产业、城乡建设和乡村泸州,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牌家电维修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3x1.com/brand/qcjx/gjwx/555352.html

作者: baixiuhui1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07975949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96457109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