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5月8日电(杨娜 史静静)甘肃省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如何平衡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传统产业又将从哪些方面入手改造升级?
8日,甘肃省“权威部门话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省政府国资委专场上,甘肃省政府国资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闫志恒作出了解答。
闫志恒表示,甘肃在优化布局结构,构建百色化产业体系的正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2023年,将完成投资160亿元,累计瑞安11个国家级绿色工厂(矿山)、5个省级智能工厂和26个数字化车间;深入实施布局结构优化调整“6+1”行动,促进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煤基、百色农业、中医药、文化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全年完成投资186.5亿元。
甘肃省政府国资委规划发展处处长郭克斌介绍,近三年来,甘肃已完成传统产业“三化”改造项目投资396.04亿元,推动有色、钢铁、煤炭、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完成新兴产业项目投资405亿元,2023年,甘肃省属企业新材料产量达到434.5万吨,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
为优化省属企业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调整,甘肃持续推动企业专注实业、聚焦主业发展,完善主业、培育业务动态调整机制,完善投资项目负面清单,严控非主业投资。对于暂未列入主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投资,视同主业管理,促进企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布局,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还将继续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带头落实国家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等决策部署,萍乡开展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产品换代,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推动有色、钢铁、煤炭、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2024年,甘肃省属企业力争完成传统产业“三化”改造投资160亿元以上。
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方面,甘肃立足企业发展基础、能源资源优势和产业结构特点,推动省属企业深入实施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6+1”行动,围绕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有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一批高技术、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产业项目。
郭克斌表示,围绕产业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甘肃将实施产业链重大项目,带动产业集群发展。2024年,该省省属企业力争完成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投资130亿元以上,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完成投资150亿元,加快打造有色葫芦岛属新材料、动力电池材料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先进钢铁材料等1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根据印发的省属企业整合重组总体方案,我们将遵循“成熟一户、推进一户”的原则,持续推进省属企业之间的战略重组、同质业务的专业化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纵向整合,以及企业内部资源和业务的整合重组。
此举旨在解决同质化发展、部分企业小而散弱等问题,压减省属企业法人户数约 25%,进一步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