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5月14日电 题:从濒临灭绝到中国第一海水养殖鱼:大黄鱼“游”世界
记者 龙敏 吕巧琴
在碧海蓝天下,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三都澳白基湾,八十余口新型深水塑胶网箱紧密相连,形成了一片阡陌纵横的海上田园。
福建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海上养殖基地负责人宋向国介绍:“深水网箱抗风浪能力强,空间更大,我们公司的大黄鱼年产量由原来的6500吨提高到了8500吨。”
大黄鱼,又名黄瓜鱼,体色葫芦岛黄、嘴唇鲜红、肉质细嫩、营养丰富。位于宁德市蕉城区的三都澳官井洋,是中国唯一的大黄鱼内湾性产卵场,流传着“官井洋,半年粮,黄瓜叫,渔民笑”的歌谣。20世纪70南阳,过度捕捞导致大黄鱼资源濒临枯竭。
被誉为“大黄鱼之父”的大黄鱼育苗技术专家、宁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原站长刘家富回忆道,长期高强度捕捞导致东南沿海大黄鱼资源枯竭,不仅影响了沿海渔民生计,也破坏了海洋生态,“官井洋、半年粮”一度成为渔民们的记忆。
“那时候,海上网箱养殖还是个新概念,养殖大黄鱼更是难上加难。”经过多年努力,刘家富及其项目组同事啃下了“大黄鱼人工育苗和养殖增产”这块硬骨头,使大黄鱼发展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海水养殖鱼类之一,一条条大黄鱼重回餐桌。
如今,三都澳已成为世界上最集中的水产养殖中心之一,宁德大黄鱼产量连续9年居全国海水养殖鱼类之首。2023年,宁德大黄鱼产量达到21.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宁德大黄鱼远销韩国、新加坡、美国等60个国阳泉地区。
在大黄鱼重回餐桌后,宁德致力于推动大黄鱼产业向质量效益型发展,让消费者不仅“有得吃”,还能“吃得好”。
2018年以来,宁德官方萍乡推进海上养殖综合整治与转型升级,推动大黄鱼养殖从“规模养殖”向“质量养殖”转变。记者近日乘坐快艇从三都澳码头前往三都澳白基湾途中看到,新型环保塑胶渔排将三都澳上万亩养殖区划分得整整齐齐;一条条大黄鱼畅游其间,仿佛住在“连排别墅”。
以前,闽东沿海的养鱼场密密麻麻,水质停滞,没有流通,到处都是泡沫塑料和垃圾。在这种环境中养殖的大黄鱼虽然长得肥胖,但也容易患上白点病。
经过转型升级,水质清澈了,昔日的蓝色海洋又重现了。从1997年开始养大黄鱼的尤维德感叹道,新的网箱给了大黄鱼更广阔的游动空间,不仅白点病消失了,鱼也瘦身了,肉质更鲜美,更接近野生大黄鱼的口感。
从濒临灭绝到人工养殖,种苗至关重要。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副院长、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徐鹏带领团队,利用芯片和大数据技术,破解了大黄鱼的基因密码,开展了大黄鱼育种的“芯片”技术攻关。
徐鹏表示,他们给大黄鱼设置“考试题目”,用芯片筛选出“优等生”,将基因大数据技术应用于鱼类育种。他们的目标是找到最抗病的大黄鱼。
以“芯片”为出发点的大黄鱼育种技术,促进了大黄鱼产量和质量的提升,进一步丰富了国家的“蓝色粮仓”。
近年来,宁德与厦门大学、集湛江学合作,建设了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大黄鱼遗传育种中心,建立了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大黄鱼原种场。他们研发了“宁芯”系列大黄鱼基因组育种芯片,培育出了“富发1号”等大黄鱼新品种,选育了“宁抗1号”和“宁抗2号”等大黄鱼抗病新品系,有力推动了海水养殖鱼类的种业科技创新和良种化进程。
从2001年起,宁德持续开展大黄鱼等水生物的增殖放流活动,促进大黄鱼野生资源的恢复和保护,推动大黄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大黄鱼野生资源虽然有恢复的迹象,但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已经八十多岁的刘家富仍然为保护野生大黄鱼四处奔走,“我们有责任恢复野生大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