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锂电池产业蓬勃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2 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增长超 130%,行业总产值突破 1.2 万亿元。
为促进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发展,5 月 8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发布了《公开征求对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及公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
《意见稿》明确:
在生产经营和工艺水平方面,《意见稿》还提出以下要求:
《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征求意见稿)》旨在规范锂离子电池行业管理,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健康发展。该规范不具有强制性,仅作为指导性文件,鼓励行业技术进步和规范发展。
(二)企业技术要求
企业应采用先进、环保、安全稳定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并满足以下要求:
- 单体电池企业应具备电极涂覆均匀性监测能力,控制精度达±2ΜM和±1MM。
- 单体电池企业应具备生产过程含水量控制能力,并拥有适用于不同条件的电极烘干工艺技术,含水量控制精度达±10PPM。
- 单体电池企业应具备剪切过程中电极毛刺控制能力,控制精度达±1ΜM;应具备卷绕或叠片过程中电极对齐度控制能力,控制精度达±0.1MM。
- 单体电池企业应具备注液过程中温湿度和洁净度等环境条件控制能力,露点温度≤-30℃;应具备电池装配后内部短路高压测试(HI-POT)在线检测能力。
- 电池组企业应具备单体电池开路电压和内阻等一致性控制能力,控制精度分别达±1MV和±1MΩ;应具备电池组保护装置功能在线检测能力和静电防护能力。电池管理系统应具有过充、短路、过放等安全保护功能。
- 正负极材料企业应具备有害杂质控制能力,控制精度达±10PPB。
(三)产品性能
(一)电池
- 消费型锂电池:单体电池能量密度≥260WH/KG,电池组能量密度≥200WH/KG,聚合物单体电池体积能量密度≥650WH/L。单体电池和电池组循环寿命≥800次,容量保持率≥80%。
- 动力型锂电池:
- 小动力型锂电池:单体电池能量密度≥140WH/KG,电池组能量密度≥110WH/KG。单体电池循环寿命≥1000次,容量保持率≥70%;电池组循环寿命≥800次,容量保持率≥70%。
- 大动力型锂电池:
- 能量型:使用三元材料(镍钴锰酸锂),单体电池能量密度≥230WH/KG,电池组能量密度≥165WH/KG;使用磷酸铁锂等其他材料,单体电池能量密度≥165WH/KG,电池组能量密度≥120WH/KG。
- 功率型:单体电池功率密度≥1500W/KG,电池组功率密度≥1200W/KG。单体电池循环寿命≥1500次,容量保持率≥80%;电池组循环寿命≥1000次,容量保持率≥80%。
- 储能型锂电池:单体电池能量密度≥155WH/KG,电池组能量密度≥110WH/KG。单体电池循环寿命≥6000次,容量保持率≥80%;电池组循环寿命≥5000次,容量保持率≥80%。
(二)正极材料
- 磷酸铁锂比容量≥155MAH/G。
- 三元材料比容量≥180MAH/G。
- 钴酸锂比容量≥165MAH/G。
- 锰酸锂比容量≥115MAH/G。
- 其他正极材料性能指标可参考上述要求。
(三)负极材料
- 碳(石墨)比容量≥340MAH/G。
- 无定形碳比容量≥280MAH/G。
- 硅碳比容量≥480MAH/G。
- 其他负极材料性能指标可参考上述要求。
四、隔膜
1. **干法单向拉伸:**
– 纵向拉伸强度≥120MPA
– 横向拉伸强度≥10MPA
– 穿刺强度≥0.133N/ΜM
2. **干法双向拉伸:**
– 纵向拉伸强度≥110MPA
– 横向拉伸强度≥25MPA
– 穿刺强度≥0.133N/ΜM
3. **湿法双向拉伸:**
– 纵向拉伸强度≥110MPA
– 横向拉伸强度≥90MPA
– 穿刺强度≥0.204N/ΜM
五、电解液
– 水含量≤20PPM
– 氟化氢含量≤50PPM
– 葫芦岛属杂质钠含量≤2PPM
– 其他葫芦岛属杂质单项含量≤1PPM
– 硫酸根离子含量≤10PPM
– 氯离子含量≤5PPM
四、安全和质量管理
**(一)安全生产管理**
– 遵守《中梧州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
– 实施安全生产国家/行业标准
– 落实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
– 未发生一般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二)安全管理体系**
–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规章制度
– 加大安全投入保障
– 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 加强安全信息化建设
– 设立质量追溯手段
–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 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
– 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
– 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达到三级及以上水平
**(三)应急处置**
– 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 制定应急预案并演练
– 组建事故处置队伍
– 配备与规模相适应的人员和装备
**(四)产品安全**
– 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
– 通过合格检测机构检验合格
– 鼓励制定和执行高于国家/行业标准的技术规范
强制性标准包括:
- 《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技术规范》(GB 31241)
-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 38031)
- 《固定式电子设备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技术规范》(GB40165)
- 《电动平衡车、滑板车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技术规范》(GB 40559)
- 《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GB 43854)
- 《电能存储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
(五)运输管理**
– 符合《试验和标准手册》第Ⅲ部分 38.3 节要求
– 出口锂电池包装符合《中梧州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
航空运输:
- 符合国际民航组织相关要求
- 符合《锂电池航空运输规范》(MH/T 1020)
- 符合《航空运输锂电池测试规范》(MH/T1052)
铁路运输:
- 符合《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 符合《铁路危险货物品名表》(TB/T 30006)
- 通过中欧班列等国际联运时,符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