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工智能的突破性创新,先进计算技术已成为培育新生产力至关重要的领域。
5月8日上午,第二届全国先进计算技术创新大赛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该大赛将于5月下旬在四川启动,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教育厅和达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据了解,大赛将持续6个月,计划在北京、深圳、济南、达州等地举办专题赛,11月上旬在达州举办总决赛。预计将吸引约4000支队伍、1.2万人参赛。
四川省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陈文涛表示,四川省拥有发展先进计算产业的天然优势,拥有超过20万个数据中心机架,形成了以天府数据中心为核心,以达州、雅安、宜宾等城市数据中心为支撑的发展布局。
四川省在产业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不俗成绩:全球50%的笔记本电脑芯片在四川封装测试,全球50%的苹果平板电脑在四川生产,全国20%的微型计算机在四川制造,形成了从关键软硬件到整机、行业平台和下游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条。
2023年,四川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4899.07亿元,占GDP比重提升至8.1%。接下来,四川省将继续推进先进计算技术创新,培育新的生产力。
达州市等地将本次大赛视为抢占先进计算产业发展的契机。达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崔焦作表示,自去年引入该大赛后,达州已签约落地15个项目,总投资136亿元,打造了20多个数智应用场景。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制造业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成为加快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陈文涛指出,四川省在2023年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省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9.4%、81.7%,智能制造就绪度达20.2%,位居全国前列。
具体举措上,四川省聚焦重点企业,建立龙头示范,推动大企业引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转型,带动超42万户企业上云用平台。
今年2月,四川省召开了推进新型工业化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工作会,吹响了四川全面实施“智改数转”行动的号角。
为全面推进“智改数转”,四川省除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外,还亟需解决广大中小企业“不敢转、不愿转、不会转”的难题。
在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陈文涛表示:“以往‘智转数改’培训多针对信息化部门员工,而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推动制造业核心环节的业务人员充分理解和接受。”
陈文涛透露,今年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将联手培训主管等部门,启动对工业企业非信息化部门员工开展“智转数改”培训。进一步完善供需资源池。目前,四川正加快建设制造业“智改数转”赋能平台,已发布首批供应商名单和典型需求清单,促进供需精准对接。
陈文涛表示,总体而言,四川“智改数转”正在与先进计算、人工智能产业同频共振,为四川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温州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