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出手再增记录。
据港交所消息,瑞众人寿日前增持龙源电力 526 万股,每股均价 7.45 港元,总金额达 3918.7 万港元。
增持后,瑞众人寿持有龙源电力 1.66 亿股,持股比例从 4.84% 上升至 5%,触发举牌线。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投资力量,险资今年以来举牌频现。连同瑞众人寿此次举措在内,已累计举牌 6 次,布局权益市场的积极性明显提升。
业内人士认为,险资举牌持续复苏体现了长期投资理念的贯彻,旨在规避短期股价炒作,推动上市公司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保险资金的耐心资本作用。
举牌热情高涨
瑞众人寿公告显示,该公司通过沪港通从港股二级市场买入龙源电力 H 股股份 526 万股。交易完成后,瑞众人寿持有龙源电力 H 股 1.66 亿股,占 H 股股本的 5%,满足举牌条件。
交易双方中,瑞众人寿于 2023 年 6 月 28 日获批成立,其依法承接了华夏人寿的保险业务和相关资产负债,注册资本高达 565 亿元,是业内注册资本最高的寿险公司。
2023 年,瑞众人寿实现总保费 2691 亿元,同比增长 6%,位列市场第三。截至今年 6 月底,其总保费收入达 1461.4 亿元,拥有 12 万人的销售队伍。
而龙源电力成立于 1993 年,隶属于国家能源集团,是一家专注于开发运营新能源的大型综合性发电集团,拥有风电、光伏、生物质、潮汐、地热和火电等电源项目。
2009 年,龙源电力成功在香港主板上市,2022 年在 A 股正式上市,成为国内首家 H 股新能源发电央企回归 A 股的企业。
今年一季度,龙源电力实现营业收入 98.77 亿元,同比增长 0.1%;归母净利润 23.93 亿元,同比增长 2.47%。
事实上,瑞众人寿举牌龙源电力仅仅是险资举牌热情升温的一个缩影。近两年来,随着入市政策利好的不断推出,险资举牌明显回暖。
据中国保监会披露的信息,2021 年仅有一例险资举牌,即国寿集团通过 QDII 账户参与中国华融非公开发行 H 股。
2022 年,险资举牌共有 7 次。其中 2 例为被动举牌,不涉及险企出资;另外 5 例为主动举牌,例如中国太保联合旗下两家控股子公司以基石投资者身份参与天齐锂业港股首次公开发行,通过受托管理人太保资管管理的公司账户参与举牌,还有太平人寿两次增持工商银行港股。
2023 年成为一个转折点,全年险资举牌达 9 次,数量超过前两年的总和,所投资标的也更加多元,被举牌企业涵盖万达信息、首程控股、光大环境、浙江交科、中原高速、天图投资等。
进入 2024 年,在瑞众人寿此次出手前,已有 5 例险资举牌,且举牌对象均为 A 股上市公司。其中,长城人寿先后举牌了无锡银行、城发环境、江南水务、赣粤高速四家上市公司;紫金财险举牌华光环能。
“险资举牌次数显著回升,主要得益于资本市场的良好流动性,以及定价机制对业绩优良且稳健增长的个股的持续奖励,这与险资的价值投资需求高度契合。”
随着非标资产收益率下滑,保险资金对权益类资产的需求不断上升。安爵资产董事长刘岩表示,新金融工具准则使保险公司频频举牌上市公司成为可能。
东吴证券分析师葛玉翔指出,权益投资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后,若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保险公司的利润将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但举牌后,可按是否派驻董事,采用长期股权投资或公允价值计量并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降低当期利润波动。
近两年,保险资金举牌的行业逐步向基建、环保、新能源等国家战略发展方向聚集。例如,瑞众人寿增持的龙源电力和紫金财险举牌的华光环能,都专注于能源和环保领域。
长城人寿认为,低利率环境和股市波动给寿险行业配置带来压力。公司将重点投资基础设施、民生领域和能源领域的上市公司,并关注 ESG 和新质生产力。
分析人士指出,基础设施领域具有稳定收益和低风险特点,符合保险资金的投资偏好。保险资金对水电、新能源等具备高现金流的电力资产也感兴趣,符合国家“双碳”战略。
2023 年 9 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鼓励保险公司长期投资,释放了险资入市的更大空间。
刘岩预测,险企的投资行为仍将活跃,重点关注新能源、大金融、消费、科技、健康医疗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