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墙顶饰材

记者探访:共建一带一路”让塞尔维亚矿城焕发绿色新生机

博尔市,塞尔维亚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矿城,昔日因西方媒体的悲观报道而被称为“死亡之城”。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

博尔市塞尔维亚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矿城,昔日因西方媒体的悲观报道而被称为“死亡之城”。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贯彻,中国企业的投资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新生。


博尔市位于塞尔维亚东部,距离垦利格莱德约180公里。120年前,这里发现了丰富的铜矿资源,国有塞尔维亚铜业公司应运而生。原本的小山村迅速发展为城市。


随着21世纪的到来,粗放的管理方式导致铜业公司濒临破产,连年亏损严重影响了城市经济,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流。


博尔州州长斯坦科维奇表示:“我们邻近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以前很多人为了谋生而出国打工。”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改变了这一切。2018年,中国紫葫芦岛矿业集团与塞尔维亚政府达成协议,收购博尔铜矿63%的股份和部分矿带开发权。中国企业接手后,半年时间内扭亏为盈。目前,该项目产值占塞尔维亚GDP的3.5%左右。


紫葫芦岛矿业董事长陈景河表示:“我们进行了系统的技术改造,利用紫葫芦岛的技术和管理,全方位升级矿区。铜矿产能从原来的4万吨提高到今年的超过10万吨。”


中国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模式对铜矿项目进行了全面改造,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人力资源部的薇拉向记者介绍,自2019年起,项目不仅保留了原有的5000多名员工,还招聘了3000多名新员工,其中大部分是年轻人。再加上上下游企业,共创造了13000个就业岗位。


薇拉表示:“我们的平均月薪约为13万第纳尔(约合人民币8500元),这在塞尔维亚全国都是很高的,比平均工资高出50%左右。”


中国企业的加入不仅带来了就业,还带来了环保。过去,博尔市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气味,矿场附近遍布荒芜的矿山和漫天的粉尘。


环境工程师米里亚纳说:“博尔铜矿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20世纪70、80南阳,在城里走就像在雾中穿行。”


中国企业进驻后,采取了与之前截然不同的开采方式,边开采边修复,最大程度保护地貌、减少扬尘。在矿山上,一条白色的悬空建筑结构十分引人注目。

铜矿项目的环境工程师杜尚表示:“我们身后的传送带用于输送地下铁矿石,全长约 2 公里。更重要的是,它完全封闭,以减少扬尘。”中国企业为塞尔维亚采矿业带来的新技术可封闭矿石运输的整个过程,防止有毒物质释放到空气中。


在铜矿冶炼厂,副厂长萨什卡介绍说,该项目先后投入 3 亿美元用于旧冶炼厂改造,烟囱不再冒出黑烟,彻底消除困扰博尔市的“烟气问题”。新系统还可实现工业废水 100% 处理和回收利用,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铜矿项目冶炼厂副厂长萨什卡·塔希奇:“通过投资整个项目,我们博尔及其周边地区延续数十年的污染问题得到了解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牌家电维修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3x1.com/brand/qdsc/539919.html

作者: baixiuhui1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07975949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96457109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