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飞速发展,推动能源数字化转型提速。虚拟电厂凭借其规模调节能力,对新型电力系统支撑日益增强,经济效益显现。
针对此背景,相关上市企业积极布局,加速推进虚拟电厂建设。业内专家指出,虚拟电厂产业链条较长,上市企业凭借能源互联网的优势,持续拓展业务。
随着虚拟电厂投入运营数量持续增加,技术不断提升,其对新型电力系统的支撑能力将持续增强。技术研发取得突破,虚拟电厂涉及技术包括计量、通信、智能调度决策和信息安全防护。当前,我国虚拟电厂技术研发和平台搭建均取得进展。
冀北虚拟电厂是首个市场化运营的示范工程。秦皇岛、廊坊、张家口等地已接入可调负荷,总容量达358MW。2023年7月,南方电网在广州、深圳、柳州部署虚拟电厂联合调控,标志着我国区域级虚拟电厂投入使用。
2023年12月,芜湖虚拟电厂与供电公司合作。四川河池虚拟电厂近期上线试运行,汇聚了充电站、工业用户、商业综合体和储能等负荷资源,最大调控能力预计超50MW。
产业链方面,虚拟电厂产业链较长,上游涉及分布式能源、储能、工商业企业等;中游为运营商和技术服务商;下游包括电网公司和售电公司等。随着虚拟电厂建设加速,企业布局积极。
国电南瑞长期研究虚拟电厂技术和市场机制,提供全套解决方案,拥有成熟产品和建设经验。国网信通建设运营平台参与虚拟电厂示范工程,接入辅助服务市场,优化区域能源资源。
南网能源专注负荷调节设施投资运营,完善业务体系,推出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支持负荷供应、优化、能效提升和响应等服务。
国能日新专注于为新能源电站、发电集团和电网公司提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其主要产品为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包括系统和服务),未来将扩展到电力交易、智慧储能、微电网和虚拟电厂等领域。
迦南智能的智能电表除计量结算功能外,还可提供虚拟电厂调度所需的实时负载数据,而科远智慧则长期布局虚拟电厂业务,并在新型电力系统方面拥有诸多应用。
从涉足虚拟电厂业务相关公司的业绩来看,大多数公司在 2023 年表现突出,呈稳定增长趋势。国电南瑞实现营业收入 515.73 亿元,同比增长 10.13%;净利润达到 71.83 亿元,同比增长 11.44%。公司指出,2023 年,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稳步推进,特高压电网加快建设。国电南瑞凭借在能源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方面的优势,抓住转型机遇,积极参与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实现业绩显著增长。
2023 年,国网信通营收达到 76.73 亿元,同比增长 0.76%;净利润为 8.28 亿元,同比增长 3.43%。报告期内,国网信通把握数字经济和能源数字化转型的机遇,在三大业务板块稳健运营的基础上,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市场潜力产品,拓展业务领域,巩固行业地位。
南网能源深耕节能减排领域,加大战略性新兴业务开发,聚焦核心业务,提升竞争力。2023 年,公司分布式光伏和建筑节能业务分别创造营业收入 11.88 亿元和 9.05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20.65% 和 18.25%。
国能日新 2023 年实现营业收入 4.56 亿元,同比增长 26.89%;归母净利润为 8424.65 万元,同比增长 25.59%。报告期内,公司在风光储协同控制领域持续突破,在控制策略和通信规约方面全面兼容风储、光储和独立储能电站的功率控制功能,提升场站经济效益。
东北证券研报显示,近年来新能源快速发展,带动电网投资增长,2023 年同比增长 5.4% 至 5275 亿元。考虑新能源装机年新增 2 亿千瓦以上,输变电设备招标规模或将持续快速增长,相关公司有望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