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球大选年,除了备受关注的美国大选外,另一场大选也备受国际社会瞩目——印度大选。从悬念上来说,莫迪几乎仍将连任印度总理。
尽管一些外媒和外国政客在此问题上持不友好态度,但总体上保持沉默,主要原因是西方国家正在拉拢印度,不愿节外生枝。
从经济角度来看,西方的主要目标是让印度承担部分全球供应链的份额,当然美国最好是能够取代中国,但在对外表态时肯定不会这么说。
印度振兴制造业既符合自身需求,也是欧美目标,因此从舆论到政策,再到其他经济贸易举措,无一不体现着这一点,尤其以美国重点推动的“印太战略”为代表。
别说超过中国,就是取代也不可能。
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全球制造业中只有不到 3% 发生在印度,而中国这一比例为 24%。
根据印度政府计划,到 2030 年将印度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份额提高到 5%,到 2047 年提高到 10%。
即使实现目标,印度与中国仍有很大差距,更不用说印度自身内部问题重重。
至少有三个问题需要时间解决,甚至能否解决还不好说。
首先是土地获取。发展制造业需要工厂,自然需要土地,而且是大量的土地,但印度地契往往不明确,持有的土地也不完整。
连印度人自己也说,有时候从获得土地到最终建设落地,十年也是有可能的。
印度多数邦法律规定,员工人数超过 100 人的公司需要获得邦政府授权才能雇佣和解雇。试想,无论是自己的企业还是引进外资,雇佣员工还得考虑这个问题,不利于长久发展,而且逼着许多企业最终只能签长期甚至超长期合同,有多少企业愿意?
目前莫迪打算把门槛提高到 300,但这也很难推进,更别说即使是 300 人,也一样,因为许多工厂都是密集型劳动,一千人都是少的。
最后是进口关税问题。
根据世贸组织 2022 年的数据,印度对世贸组织成员国征收的平均进口关税为 18.1%,而中国为 7.5%。这个问题最难解决,因为印度保护主义势力极大,因此想要向印度出售商品,就得先被政府割一刀,而搞制造业,原材料很多必然是要进口,尤其是规模做大,如此以来印度必须选择降低关税。
印度制造业起来一方面难度极大,另一方面比之中国更是好高骛远。
如果再往大说,尽管印度劳动力成本低,但教育水平不足,生产率低下,产出质量不佳,这些问题都是制约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西方之所以近两年一直强调,无外乎是认为印度 GDP 增速较快,但实际上与其说印度的市场实力在不断增强,不如说印度的产出增长是为了消除 COVID 时代的裁员影响,同时也是政府大规模基础设施支出的结果。结果是公共和私人债务不断增加以及经常账户赤字不稳定,相比之下,中国在大力发展制造业时,虽然债务也增长,但经常账户确实常年盈利。
印中制造业的差异并非简单复制的问题,而是必须正视双方发展路径的本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