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总量调控新政启动
近日,市交通委城市道路管理处在“交通大家谈”节目中透露,新一轮共享单车总量调控启动,将根据淡旺季灵活调整投放量,并试点远端停放激励措施。
骑行需求旺盛,西城区骑行量最高
据市交通委城市道路管理处一级主任科员荆禄波介绍,去年对全市 493 个主要路段进行骑行量监测,其中 110 个路段早高峰非机动车骑行量超过 3,000 辆次/小时。
核心区的骑行量最高,平均为 3,304 辆次/小时,较 2022 年增长 18%。西城区测算路段骑行量最高,达 3,505 辆次/小时。骑行量最高的 10 个路段中,8 个位于核心区。排名前两位的是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7,958 辆次/小时)和西城区太平桥大街(6,735 辆次/小时)。
合理调控总量,优化交通空间
市交通委静态交通管理处三级主任科员孙子涵表示,新政旨在平衡市民的出行需求与城市空间资源,避免共享单车过度占用城市空间。
调控总量的目的是满足市民的全程出行和换乘需求,同时与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形成合理衔接。原则上每三年为一个调控期,由市管理部门和相关区管理部门根据骑行量、城市承载力等因素确定各服务区域的投放总量区间。
鼓励远端停放,缓解淤积
孙子涵介绍,在新的调控期内,交通部门将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测算出全市和各服务区域的适宜总量区间。试点共享单车远端停放激励措施,鼓励市民在停放资源紧张地区选择远端点位停放车辆,以减少近端淤积。
(记者:孙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