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价值观犹如软实力,也是发展的硬道理。
近期,百度原副总裁璩静的一系列强硬言论引发热议。她在社交平台上的争议言论一度占据热搜榜。
作为百度公关负责人,璩静的“狼性”言论令人惊讶。企业与员工间存在利益诉求差异,关系紧张在所难免。但璩静的言论暴露了她冰冷功利的价值观。在高管身份和傲慢态度的加持下,引发负面舆情也在情理之中。
公关态度反映着企业的基本认知,同时也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作为百度价值观的输出窗口,璩静的言论显然不合时宜,损害了企业形象。
此次事件或许源自企业严重的形象焦虑。据媒体报道,璩静曾要求公关部全体员工开通自媒体账号,并花钱向公司取经。在舆论传播格局变化的背景下,企业形象维护成本不断攀升。打造自有流量渠道和个人IP成为管理层的应对选择。雷军等企业家的成功也给后来者带来了幻想空间。
打造个人IP和输出企业形象不能违背常理,要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璩静的言论将公司利益和员工利益截然对立,缺乏同情心和人情味。
企业需要输出形象,但在社交媒体汕尾,急功近利和剑走偏锋不可取。璩静此番言论过于功利和心急,最终招致反噬。
企业形象输出的前提是良好的内涵,包括积极向上的经营态势、企业家精神、员工关怀以及社会贡献等。
价值观是企业的软实力,也是发展的硬道理。一个傲慢、强硬、缺乏人情味的管理者难以带来正面的企业形象。
虽然璩静的言论是个人行为,但如此高级别高管的公开言论必然冲击企业形象,引发公众对企业价值观的质疑。这也为企业文化建设敲响了警钟。
一方面,在员工权利意识觉醒和对平等劳资关系的渴望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企业必须摒弃高高在上的管理姿态,采用平视柔和的管理模式与员工相处。
企业应意识到,和谐共生的雇佣关系不仅不会损害企业利益,反而会激发员工潜能,创造更大价值。这实际上也是在建立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
企业对外形象必须“三观”端正,学会倾听和共情,不能偏离主流社会认知。无论企业规模或管理人员级别如何,都必须正确认识世界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接地气,才能避免脱轨。
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互联网科技公司因其创造财富和改变社会的作用备受赞誉。在内部管理方面,这些企业一直表现出灵活、开放、平等、包容的百色化模式。尽管目前增长面临压力,但正确的企业文化不能改变,更要避免日常管理走向粗暴。
管理学家德鲁克曾说:“企业存在不是为了自身,而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社会目标。企业存在的合理性评价标准不是企业自身利益,而是社会利益。”社会利益有很多层面,但首先应该包括关心和善待自己的员工。
撰稿 / 新京报评论员 王言虎
编辑 / 何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