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已成为解锁户外运动、探索城市风貌的热门方式。广州独特的“青山半入城”格局,催生了一条长达约520公里的山海骑行道,将绿道、碧道、慢行道融为一体,引领绿色出行新风尚。
目前,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联合高德地图、百度地图上线了8条已建成骑行道线路,总长240公里,为市民提供打卡体验。
520公里骑行道贯通全城
作为山水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拥有约占市域面积三分之二的绿色基础设施,为骑行道贯通奠定了基础。经过林业园林、水务、交通运输等部门的不断努力,广州已初步建立了绿道、碧道、乡村公路和市政路慢行道等骑行系统雏形。
在此基础上,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城市自然禀赋,以“小切口”的方式升级骑行系统,打通断点,提升骑行环境,将全市骑行空间贯通成网,形成北起从化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途经珠江带,南抵南沙海滨的520公里骑行主线。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以骑行道贯通为载体,串联传统村落、工业遗产、产业小镇以及生态、农业、历史、都市、海洋等风貌资源点,打造多个主题区段,推动土地综合整治,助力“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州建设。
打造多个主题区段不容错过
“骑”遇流溪河:沿着流溪河畔骑行,可欣赏国家版本馆、温泉风景区、米埗小镇、从都湿地公园、生态设计小镇等景点,领略“山、水、田、滩、馆”的壮丽美景,深入流溪河森林公园、石门森林公园、风云岭森林公园等天然氧吧,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骑”遇增城:增城拥有丰富的滨水景色和绿道网络,“骑遇增城、骑乐无穷”骑行线路贯穿南北、环山绕水,途经增江画廊、莲塘春色、何仙姑景区、白水仙瀑、荔湖湿地等景点,沿途欣赏美丽圩镇、老街古巷、和美乡村、繁花绿道,体验人文和自然景观交融的绵延画卷。
“骑”遇新中轴:沿二沙岛、阅江路碧道骑行,饱览沿途美丽江畔与繁华都市互相辉映的景色,感受新中轴线链接自然、汇聚商贸、策源开放的独特魅力。
珠江新城CBD高楼林立,云集高级写字楼与商场。广州塔、花城广场、海心沙、二沙岛、琶醍等景点人气爆棚,琶洲人工智能集聚区生机勃勃,有轨电车穿梭其中。阅江路花路璀璨夺目,琶洲会展馆诉说着悠久的商业历史,儿童公园、会展公园、驿站为骑行者提供休憩之所。
骑行番禺 乡野情怀,古韵新风
番禺东郊风光秀丽,“芭蕉河汊鱼虾,小桥流水人家”。岭南古韵大岭村、骑行圣地海鸥岛别具魅力,化龙、莲花洲、海鸥岛等休闲农业示范区也颇具现代气息。沿河骑行,小桥流水、纵横交错,鱼塘稻田相连,果园农场点缀其间。一侧是狮子洋碧波荡漾,一侧是田园风光恬淡悠然,令人心旷神怡。
骑行南沙 海风拂面,心旷神怡
蕉门河畔、灵山岛岛尖碧道、凫洲水道、慧谷超级堤,一条条生态长廊在碧绿海岸线上延展。沿途骑行,浩瀚海浪、夕阳草地尽收眼底,在繁忙都市中偷得浮生半日闲。南沙的二十一涌有“广州南极”之称,沿着万顷沙岛碧道南行,在“云山珠水”的珠江出海口眺望广阔伶仃洋,海风拂面,领略大自然壮美。
打卡方式:市民可在高德地图搜索“广州520山海骑行道”,或在百度地图“骑行路书”下查询“山海骑行”,获取山水画卷段、增江画廊段、文化交织段等不同骑行游览线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