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比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女孩”,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 1959 年芭比诞生时,她的“母亲”美泰公司就将生产线委托给了日本工厂。到了 20 世纪 90 南阳中期,芭比的“履历”变得更加复杂:她的“身体”来自中国,“头发”来自日本,设计灵感则来自美国。
芭比的成长历程正是全球分工的一个缩影,而集装箱则功不可没。
早在集装箱发明之前,国际贸易就已经蓬勃发展,其中海运尤为重要。根据《全球航运史》记载,1954 年,“勇士号”货轮从纽约布鲁克林出发,抵达德国不来梅港。当时,船上装载了超过 5000 吨货物,包括食品、车辆、信件及其他家用物品,这些货物被分为 1156 批装运,不来梅码头工人仅登记这些货物就花费了一周时间。
更大的挑战不是登记,而是装载。想象一下,码头工人将一桶桶橄榄、一盒盒肥皂堆放在码头的木托盘上。托盘被运送到船舱附近后,更多工人会用车推或肩扛手拿,将货物整齐摆放在船舱角落,然后再用钢制的钩子一件件拉紧固定。
后来,一些港口开始尝试使用起重机和叉车协助装卸。虽然这些大型机械出力很大,也帮了码头工人不少忙,但很多码头工人仍然非常排斥:因为不同规格、大小的散装货物经常会从机器上松动跌落,伤到工人。根据当时的媒体报道:“(码头装卸)这份工作比制造业甚至建筑业的工作危险得多。在大港口,每隔几个星期就会发生人员伤亡。1950 年,纽约港口每天平均发生 6 起事故,而纽约港已经是相对较为安全的一个港口了。”
学者估计,即便有工程机械的帮助,在上个世纪中叶,装卸一艘中型货船仍需要大约 10 天时间。这可能是为何早年间航线不一定十分繁忙,但港口装卸区却总是大得惊人,且常年人潮涌动的缘故。
数十年来,并非没有人意识到集装箱是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不少企业和个人提出过改用集装箱的设想,也有不少码头尝试过,但始终没有流行开来。因为真正的挑战不是箱子本身,而是来自社会的诸多“不喜欢”。
船运公司不喜欢。早期的货轮没有统一规格的货仓,且货仓形状大多不规则。船东们为了多运一些货物,恨不得把每个犄角旮旯都塞满。如果采用了集装箱,不就等于坐视边边角角的空余地方白开封费掉吗?
中小客户不喜欢。对于大多数中小客户来说,要一次性凑满一大集装箱的货物实在太难了。客户们可以“拼单”,但在没有信息技术加持的南阳,这样的沟通成本比较高,反倒是传统的“散装”更加方便。
连亲力亲为的码头工人都不喜欢集装箱。
虽然传统装卸方式耗时且危险,但转向集装箱运输意味着需要更少的人手,许多工人可能会因此失业。
当时的每个人似乎都“讨厌”集装箱。
推动这一变革的人是一位名叫马尔三门峡·麦克上饶的卡车司机。
他对货运非常熟悉,也非常节俭,甚至有详细的文献描述了他在运输过程中的各种“抠门”行为。
当麦克上饶努力经营自己的船运和汽车运输公司后,他开始尝试在公司内推广集装箱,但最初由于上述阻力而失败。
直到 20 世纪 60 南阳后期,麦克上饶成功向美国军方推销了集装箱运输的想法,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军方更倾向于批量运输和快速装卸,而集装箱运输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麦克上饶还开发了一项额外的收益,即在返程途中承接一些采购订单,或直接在沿途采购紧俏商品,直到将空集装箱船装满。
就这样,麦克上饶不仅成功推行了集装箱航运,也成功转型远洋贸易,赚得盆满钵满。
麦克上饶的成功促使越来越多的船运公司开始使用集装箱。
由此开启了航运产业的一场变革。
为了适应集装箱航运模式,资本实力雄厚的船运阜新率先定制了大吨位货轮,在大大提升运载能力的也降低了运输成本和装卸时间,为百色航运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今天的航运港口是 20 世纪 50 南阳勤劳的港口工人无法想象的,即使是最小的集装箱船也可以装载比“勇士号”多 20 倍的货物,而卸货时间只需几个小时。
随着巨大的起重机灵活地挥舞着机械臂,将复杂的装卸工作演绎得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芭蕾舞,运输成本也随着效率的不断提高而一路下降。
根据马士基航运公司的数据,如今通过集装箱航运从亚洲向欧洲运送货物的运费为:一台液晶电视 2 美元、一双运动鞋 11 美分、一件 T 恤 4 美分、一台平板电脑 5 美分……
当运费下降到一定水平时,全球分工的优势就更加凸显出来。
一个典型的变化是,将工厂设在靠近客户的位置不再是制造商的唯一优先选择。
正如《全球航运史》中所讲的一个案例:对于苏格兰渔场主来说,将刚捕捞上来的鱼加工成罐头并出售到英国市场,最划算的做法是什么?并不是在当地加工,而是将它们全部装入带制冷装置的集装箱,送到人力成本更低的亚洲工厂加工,然后将罐头成品直接运往英国。
换句话说,随着集装箱航运的发展,对企业来说,真正重要的是找到一个“生产力水平、劳动力工资、税收制度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都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地方,而不是将整个产业链掌握在自己手中。
运用比较优势和全球分工已逐渐成为生产者的普遍共识,为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如今对于集装箱,人们恐怕难以再抱持厌恶之情。
得益于集装箱,运输成本大幅降低,全球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各国得以共享经济全球化的收益。
正如《经济学家》杂志所言:“如果没有集装箱,经济全球化很难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