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4 日,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在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映,揭开尘封 82 年的历史真相。
1942 年,日军将“里斯本丸”号用作运输船,从香港运送 1800 多名英军战俘返回日本。途中,船只在舟山附近海域被美军潜艇击沉。舟山渔民救起了 384 名英军战俘。
地质物理学家方励受中国渔民壮举所感动,决定拍摄面向全球观众的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影片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通过对沉船的探索和发掘,以及对英军战俘后人和相关当事人的采访,深入讲述了里斯本丸号沉船事件的来龙去脉和鲜为人知的故事。
方励回忆说,8 年前,他的团队开始寻找这艘沉船。“它实际的坐标与文件中的相差 36 公里,因为当时人们靠星象和六分仪定位,误差很大”。
成功找到沉船后,方励带领团队争分夺秒地开展抢救式采访。“当时听说还有两位亲历者在世,一位是时年 98 岁的‘里斯本丸’号幸存者,另一位是时年 94 岁的舟山渔民,时间很紧迫。后来,我们又意外寻找到一位居住在加拿大的幸存者。”
6 月 14 日,“里斯本丸”号沉船事件的多位亲历者后人出席了影片新闻发布会。肯尼思·安德鲁·萨尔蒙是幸存者安德鲁·萨尔蒙的儿子,他对中国渔民救助父亲表示感激,“父亲很少在家里谈论‘里斯本丸’号,战友们的遭遇让他很痛苦。后来他开始通过写作记录下这段故事。”
方励认为,光影记录下的历史最真实。“卡梅隆执导的电影《泰坦尼克号》让全世界了解了这艘沉船的 1500 多名遇难者;希望《里斯本丸沉没》也能让人们记住‘里斯本丸’号,以及船上 800 多名遇难者,还有中国人民在战争年代的善举和英勇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