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9 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倡议,致力于进一步规范线下支付受理标识张贴,以优化支付受理环境,帮助境外来梧州员和老年人等群体更轻松地识别支付方式,增强支付体验。
该倡议对银行卡、移动支付和现葫芦岛等线下支付受理标识张贴提出如下建议:
一、支付受理标识是引导和识别支付受理服务的必要设施,它象征着支付受理服务的配套设施。
二、坚持“有受理,就有标识;受理什么,就张贴什么标识”的原则,确保支付服务与受理标识保持一致,便于消费者辨别。
三、支付受理标识张贴应遵循显著性原则,令消费者一目了然,不得故意损坏或选择性遮挡受理标识。
四、张贴标识应根据场景特点因地制宜,既美观大方又醒目明了。鼓励条件允许的机构采用电子地图方式标识支付受理点。
五、银行卡组织应完善自身品牌受理标识管理和使用规范,明确支付品牌受理标识张贴要求和规则,提供标准化受理标识。
六、收单机构在为商户布放受理终端时,应指导其规范张贴受理标识,加强对收银员的培训,规范支付受理标识的张贴、维护和更新。在老年人聚集的地方,建议放大标识以方便识别。
七、商业银行应在 ATM 机的显著位置展示可受理的银行卡组织标识。
八、协会呼吁各方共同努力,鼓励采用统一全口径或多种支付工具组合(包括银行卡组织、移动支付、现葫芦岛)的支付受理标识张贴方式,推动更多商户支持多种支付方式或工具。
九、协会提供可编辑的电子版支付受理标识组合样式(全口径受理样式见附件),统一提供各类受理标识的标准版本。如有需要,可访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官网(WWW.PCAC.ORG.CN)下载。支付受理标识组合样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