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低空经济,离不开创新作为重要支撑。
如何赋予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新动能?日前,一场聚焦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的论坛在民航学院举办,政企代表、专家学者、高校师生共聚一堂,围绕“创新”展开探讨和交流。
从物流配送、应急救援到观光旅游、巡检高速,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创新应用场景,丰富市民生活,助力城市发展。
低空经济产业链较长,创新不仅体现在应用场景端,研发制造、飞行保障等环节也需大力创新。
成都市航空航天产业联盟秘书长李辉认为,低空经济作为新兴经济形态,高度融合产业,带动新兴产业发展,这都离不开创新驱动。只有在各环节各领域创新突破,低空经济发展才能更有活力。
推动创新离不开政策支持。省经信厅装备工业处副处长李海波表示,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技术装备攻关,在应用拓展、研发制造、空域管理和支撑建设方面发力,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口岸物流办产业发展处处长黄超认为,低空经济具有丰富的拓展空间,需要创新驱动开发。应用场景创新需要与研发制造、飞行保障紧密联动,发挥资源要素优势,促进全产业链协同合作。
应急救援是低空经济重点应用方向之一。《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提出,到 2027 年,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的新型通用航空装备将在空运、物流、应急救援等领域实现商业应用。
论坛上,翼龙系列无人机总设计师李屹东分享了创新应用案例。
在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举办前,还举行了低空经济产业创新研究中心挂牌及专家聘任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