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30 日,财联社消息(记者 郭松峤 研究员 张玉虹),低空经济领域领军企业亿航智能宣布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 EH216-S 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系统生产许可证(PC)。
这是全球 eVTOL 行业首张生产许可证,表明 EH216-S 已率先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消息一出,引起资本市场广泛关注。
作为低空经济的先行者,亿航智能如何理解低空资源的产业链?亿航智能副总裁贺天星接受财联社专访时表示,将继续推进 EH216-S 商业化运营的新增长阶段,不仅满足城市内的交通需求,还将推进专为城际交通设计的无人驾驶载人复合翼 eVTOL 机型的研发、测试和适航认证,满足全球城市空中交通领域的更多需求。
与此正在广州、深圳、合肥等重点城市开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的示范建设,为城市空中交通商业运营做好准备。
财联社:以无人机运营为代表的低空经济该如何理解低空资源的产业链?如何开发低空资源?体量有多大?
贺天星:低空经济涵盖空中交通、空中游览、空中物流等场景,通过低空航空器能带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发展潜力巨大,将为城市生活带来更高效、便利的服务。
罗兰贝格报告预测,到 2050 年,全球将有近 10 万台 eVTOL 航空器投入低空使用。
摩根士丹利行业报告预测,到 2050 年,全球 eVTOL 市场价值将达到 9 万亿美元。
中国民航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超 5000 亿元,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1.5 万亿元;2030 年有望达到 2 万亿元,2035 年有望达到 3.5 万亿元。
根据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发布的白皮书,到 2025 年,低空经济对中国国民经济的贡献值将达到 3 万亿元至 5 万亿元。
财联社:作为低空经济的龙头企业,亿航智能今年有哪些重点布局?
贺天星:目前 EH216-S 已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和标准适航证,正按照计划稳步推进 EH216-S 的商业化运营。
亿航也在不断携手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拓展应用场景。
我们正于广州、深圳、合肥等重点城市开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的样板建设,为城市空中交通商业运营做好准备。
还将继续推进 EH216-S 进入商业化运营的新增长阶段,在满足城市内交通需求的推进专为城际交通设计的无人驾驶载人复合翼 eVTOL 机型的研发、测试和适航认证,满足全球城市空中交通领域的其他需求。
财联社:与飞机制造相比,在 eVTOL 的研发过程中会涉及哪些新的技术和新问题?
贺天星:与传统飞机相比,载人 eVTOL 属于新兴领域,每一个进展都是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摸索前进。
2016 年,亿航智能推出全球首款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
经过持续的测试和研发,亿航推出了升级迭代的无人驾驶载人飞行器 EH216-S。
EH216-S 是一款具有颠覆性的创新技术和产品,与传统飞行器相比,无论是技术架构、配置、性能、功能方面,还是运行模式和飞行环境都有很大差异。
在早期,全球各国都没有适用于 EH216-S 这种无人驾驶载人飞行器系统的适航审定标准。
民航局以支持创新的理念为基础,在现有的民航通用适航审定政策、规章、标准和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制定了审定标准。
2022 年 2 月,中国民航局颁布了《亿航 EH216-S 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专用条件》,作为该项目的适航标准,填补了全球载人无人驾驶航空器审定标准体系的空白,为 EH216-S 的型号合格审定工作提供了指导,也为其他国家制定此类标准提供了参考价值。
财联社:空中出行是一个新概念,飞行器作为大众交通工具,消费是否会很高?
贺天星:与传统的通用航空飞机相比,亿航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采用纯电动驱动,不需要飞行员,运营成本较低。
未来当航空器大规模应用后,将以大众可以承受的价格提供服务。
财联社:在你眼中,未来低空经济的实际应用场景会是什么样子的?
贺天星:低空经济涵盖空中交通、空中游览、空中物流等场景,通过低空航空器可以辐射带动相关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能为人们提供更高效便利的城市生活。
例如“空中出租车”,未来人们可以到离自己最近的站点乘坐,选择目的地后即可点对点到达。
这将解决当下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为整个社会节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