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吕大良表示,将稳妥有序扩大农食产品市场准入,创新检验检疫模式,扩大“先放后检”和第三方采信试点范围。
吕大良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扩大进口政策,采取一系列措施主动扩大进口。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首创了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连续举办六年。有序扩大市场准入,经科学评估,已准许477种优质农产品输华。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的单边开放,带动相关国家共同发展。主动降低关税,关税总水平已降至7.3%,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吕大良表示,“从海关统计数据看,我国扩大进口取得了突出成效。”我国进口规模稳居世界第二,从2012年的11.49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7.99万亿元。消费市场空间日益扩大,带动消费品累计进口超过16万亿元。中国市场机遇惠及全球,2023年,我国进口来源地覆盖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最不发达国家进口的农产品和机电产品等与2012年相比成倍增长。
海关多措并举,全力落实国家扩大进口决策部署。如为每届进博会量身定制通关便利措施,2018年首届就推出了“保税展示展销常态化”创新举措,让进博会“永不落幕”。优化能源资源等大宗商品检验监管模式,对低风险矿产品实施“先放后检”,大幅缩短通关时间。对真空包装、防光包装、恒温储存的高新技术货物,采取减少口岸干预的进口监管新模式,保障货物安全和时效。开辟了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加快口岸通关,让进口的鲜活农产品“鲜上加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扩大自主开放,有序扩大我国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和劳务市场等对外开放”。吕大良表示,下一步,海关将进一步深化进口通关监管创新,支持进博会、消博会等重要开放平台建设。近期,海关总署出台了《海关支持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便利措施》和《海关通关须知》,助力参展企业便利通关。还将稳妥有序扩大农食产品市场准入,创新检验检疫模式,扩大“先放后检”和第三方采信试点范围,为扩大进口提供更优的通关监管和服务,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