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下午,我国版“星链”——“千帆星座”首批组网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8颗卫星“一箭升天”,顺利入轨。
“千帆星座”项目,又称G60星链计划,计划构建由1.5万颗低轨宽频多媒体卫星组成的庞大星座,为全球用户提供高速、稳定、覆盖广泛的卫星互联网服务。
该项目于2023年启动建设,得到了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以上海格思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为实施主体。
近年来,我国持续释放支持民营卫星互联网事业的积极信号。
同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创新信息通信行业管理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明确深入推进电信业务向民间资本开放,加大对民营企业参与移动通信转售等业务和服务创新的支持力度,有序推进卫星互联网业务准入制度改革,促进民营电信企业发展。
早在去年10月,工信部征求意见时就提出要“分步骤、分阶段推进卫星互联网业务准入制度改革”。
2016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提出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有序参与航天科研生产、空间信息产品服务、卫星运营等航天活动。
同年,《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也明确传递了对民营卫星事业的支持。
卫星互联网应用场景广泛,包括偏远地区通信、航空机载通信、远洋海事通信、终端直连卫星、工业无人作业、全球智慧监管等。其巨大的应用价值也使其成为国际科技竞争的焦点。
基于频轨资源有限性和“先占先得”的申请规则,我国加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卫星互联网建设。2020 年,我国首次将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畴,并向国际电信联盟(ITU)提交了布局卫星总量1.3万颗的低轨道星座与频谱申请。时至今日,我国申请卫星数量总数已接近4万颗。
卫星互联网事业的发展也蕴含着巨大的商业前景。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主要分为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卫星运营服务四大环节。根据SIA数据,2023年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规模将超过330亿元。
另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1-2025年我国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有望从292.48亿元增长至446.92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有望达到11.18%。
根据开源证券 8 月 2 日发布的研报,我国高度重视卫星互联网发展,有多重因素推动产业发展:
- 政策方面:卫星互联网被纳入“新基建”,政府支持力度持续增强。
- 资本方面:民间资本积极投入,市场融资主要集中在卫星制造领域。
- 产业链方面: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较为完善。
对于产业链各环节的展望,该机构建议:
- 卫星制造环节:重点关注卫星发射需求增加带来的受益,关注卫星载荷以及平台零部件供应商。
- 卫星发射环节:关注发射资源分配、发射频次以及技术进步带来的产业促进作用。
- 地面设备环节:重点关注高价值的核心网建设及终端市场。
- 卫星运营环节:星网和垣信分别牵头星网和 G60 项目,双线并行,有望加速卫星网络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