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第20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文博会)圆满落幕。现场盛况空前,人气爆棚;嘉宾云集,话题不断;高光时刻频现。
20年来,文博会走到了一个关键节点。面对经济新挑战和国际竞争,文博会以全新的面貌,全面展示了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它为文化产业驱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开辟了新赛道,加速了转型。
面对考验,这场“中国最有文化”的盛会交出了满意的答卷:新意十足,诚意满满,办展规模创纪录,人气飙升,交易再创新高。
文博会为何“非同凡响”?展望中国文化产业前景,这场“中国文化第一展”将开启怎样的新格局?
**顶级盛宴**
“双子星”IP闪耀珠江
5月23日,在经济大省广东,两颗“双子星”同时升起。
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与文博会同期在深圳开幕。文化“巨星”汇聚,思想碰撞,堪称顶级文化盛事。
有观点认为,国内顶级金融论坛落户北京或上海,而文化论坛却选择在深圳。这是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在文化领域“弯道超车”的契机。
高峰论坛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与新的文化使命”主题,名家大咖和专家学者交流思想,凝聚起建设文化强国的强大力量。
从“福娃之父”韩美林、“敦煌女儿”樊锦诗,到因《繁花》爆红的胡歌、越剧《新龙门客栈》走红的陈丽君,再到港澳青年霍启刚、何猷君,以及文化领域的专家……金句频出,精彩瞬间不断。
这场顶级文化论坛不仅为文博会提供了思想指引,也带来了高流量和高话题。网友们以#你的体制内偶像来啦#形容这些大咖风采,微博热搜近亿流量。
“没有文物保护,何来旅游?”八旬老人樊锦诗肺腑之谈发人深省;陈丽君分享越剧“破壁”心得;霍启刚和何猷君为大湾区文化建设建言献策……这些充满文化自信的表达,唤起了人们更加深厚的文化力量。
**首展首发首秀**
文化与科技“双向奔赴”
新春伊始,广东提出“以新提质”的战略,用科技改造现有生产力,催生新质生产力。
XR演播厅、AI数字人、元宇宙博物馆、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文博会作为文化产业“首展首发首秀”的舞台,见证了文化与科技的“双向奔赴”。未来感十足的文创“爆款”,展现出数字时代勃勃的生机。
在广东综合展区,一场“大模型军团之战”在“大模型产业应用厅”激烈上演。以全球规模最大的中文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鹏城实验室“鹏城·大脑”为领军,八个极具代表性的巨型模型齐聚一堂,共同勾勒出科技赋能各行各业的新趋势和新前景。
正如广东咏声动漫副总裁阎冰所言,文化领域的创新生产力中,“新”在于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革新,“质”在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风向标”,文博会汇集了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机构,预示着未来文化产业最大的风口——“人工智能+深度数字化”时代即将到来。
交易是展会的“硬实力”。招商会、推介会、订货会、产品发布会等配套活动规模激增,仅创新项目和新品发布会就有 117 场。
从展会开幕之初,各地“抢单”热情持续高涨。“现场签订 5000 万元大单”“明年再来,还会邀请更多朋友来”……文博会“以展带商、以文兴业”的强大实力,为客商带来了十足的成就感。
“展会+直播+电商”的新模式,为文博会线上交易开辟了“第二战场”。文博会自建电商商城“文博购”首次上线,全天候免费向采购商和消费者开放,全年线上交易永不中断。
一场永不落幕的“云上文博会”已经开启。
国潮盛行 + “新三样”
文化“出海”傲立潮头
机器人英歌与女子英歌大PK,你更支持哪一方?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科技碰撞出的奇妙火花,瞬间点燃文博会全场。
文博会是中华文化“双创”的闪耀舞台,“文创中国”专题展区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国礼重器到非遗文创,字在、学古、故宫博物院、北京工美造办……各地文创机构纷纷展示自己的“家底”,极具深度、厚度和温度的文化场景深入人心。
近年来,中国文艺精品出海蔚然成风,文博会也成为海外观众了解文化中国的窗口。原创舞剧《咏春》周边在文博会上成为抢手货。经过 30 多座城市、160 多场海内外巡演,这部“双非遗”文创给中外戏迷留下了深刻印象。
全国每诞生三部动画片,就有一部来自“广东制造”。“粤漫”成为文化“出海”的主力军。华强方特、咏声动漫、明星动画纷纷启动出海新计划,展示出“本土化策略+产业化实力”的强大动力。
每年价值万亿的产品出口国际市场,让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网络文学、网络剧、网络游戏,文化出海“新三样”正在全球掀起“中国风”。
本届文博会上,“新三样”出海军团的精锐集体亮相:阅文集团、雅文传媒、枫叶互动、米哈游、微游互娱……头部资源和高手云集,汇聚成“以文传声”的澎湃声浪——
米哈游的《原神》全球玩家数量突破 3 亿;《庆余年第二季》成为迪士尼流媒体平台 Disney+ 热度最高的中国大陆剧;全国网络文学出海市场规模已超过 40 亿元,海外访问用户约 2.3 亿……
走出国门,文化传播应创新求“新”,更要博得人心。“新三样”文化出海的多样形式,既促进了国产文化 IP 的海外传播,也为中华文化的国际化表达开辟了新的途径。
从“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到“国际文化产业头部展”,第二十届文博会迈出了至关重要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