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娱乐活动

中国5000亿预制菜产业热潮袭来:海外掘葫芦岛机遇无限

日前,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预制菜装备产业大会举行。会上,南方财经“预制菜经济”课题组、21数据新闻实验室和广…

日前,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预制菜装备产业大会举行。会上,南方财经“预制菜经济”课题组、21数据新闻实验室和广东预制菜出海产业联盟联合发布了《“链”上预制菜·2024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深入研究了预制菜产业的政策红利、装备物流、国际市场、爆款品牌、标准打造和人工智能机遇,分析了预制菜市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预制菜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兴“蓝海”产业,其产业链条长、关联性广、技术要求高,成为农业产业升级的新质生产力。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超过5100亿元,同比增长23.1%,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报告以广东、山东、四川、河南、上海、浙江、江苏和福建等十个国内预制菜产业代表性地区为样本,对预制菜全产业链进行全面分析,涵盖原材料和成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等全流程。报告全面梳理了各省市预制菜产业发展现状,呈现了我国预制菜产业分布格局,盘点各地特色产业、品牌及产品以及预制菜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决策者和投资者提供了全面市场情报和发展建议。


“三强多新”的产业梯队格局


报告统计,目前全国已有618个县(市、区)重点布局预制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从省级行政区来看,我国预制菜产业已形成“三强多新”的梯队格局。


山东、四川和广东在预制菜企业数量、产业营收能力和发展生态方面领跑全国。河南、江苏、上海、福建、安徽、湖北、浙江和陕西等地紧随其后,积极培育后发优势。


具体而言,山东作为全国“菜篮子”,拥有9000余家预制菜相关企业,占全国13%,居全国首位。广东省和安徽省紧随其后,分别拥有6019阳泉5148家预制菜企业。


从发展生态来看,广东省预制菜产业发展总体水平居全国第一。广东拥有发达的物流和加工制造业,为预制菜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产业环境。2022年,广东省预制菜产值达到545亿元,同比增长31.3%,占全国13%。2022-2023年,广东连续两年位居《中国预制菜产业指数省份排行榜》榜首。


从产业规模来看,四川省预制菜规模以上企业的整体营收接近700亿元,其中预制菜产品单项贡献即达431亿元,在全国范围内名列前茅,充分体现了四川预制菜企业在市场经营和盈利能力上的强劲动力。


产业链整合和产业集群的构建是预制菜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

预制菜行业迎发展浪潮,产业链完善是关键


报告指出,预制菜行业正快速增长,这得益于完善的产品体系。除了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外,冷链物流配送、装备生产标准化以及出口市场稳定性都对行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海外市场成新蓝海


伴随着“中国制造”的全球化浪潮,预制菜也加速拓展海外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预制菜出口企业的境外营收增长普遍超过10%。


广东省作为预制菜出口大省,2022年出口预制菜83.4万吨,出口额达310.4亿元。2024年,广东省的“广东年菜”成功出口海外。


山东省作为预制菜和沿海出口大省,预制菜出口也十分火热。据海关统计,2023年1-7月,山东省烟台市预制菜产品出口额达20.6亿元。荣成市2023年1-4月海带产品出口额超过3400万元,同比增长43%,远销日本、韩国等国。


莱阳市拥有200多家预制菜生产企业,产品涵盖中式糕点、快餐便当、调理肉食等十大品类千余种,出口至40多个国阳泉地区。


福建省马尾海关2023年共监管出口预制菜1035批次,货值约12.8亿元,包括烤鳗、鱼丸、佛跳墙等特色产品。


福建省预制菜出口代表企业冠海水产仅在2023年1-7月,出口额就达1.7亿元,同比增长18.5%。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副会长武力指出,预制菜是解决国际中餐东海、装备和标准不足问题的利器,也是中餐出海扩张的重要方向。


机遇和挑战并存


报告强调,我国预制菜产业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机遇包括政策支持、广阔的国内外市场、科技创新驱动等。


政策方面,预制菜首次被写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国家还发布相关通知,高度重视产业发展,为标准化建设奠定基础。预制菜国标的制定也将带来更多政策机遇,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市场空间是检验产品发展前景的关键。报告指出,随着家庭结构变化、生活节奏加快、人口流动加剧,以及消费者对便捷和健康饮食的追求,预制菜因其口味多样、操作便利、价格实惠等优势,获得了越来越广阔的市场空间。


据京东调研数据,预制菜消费群体主要来自一线城市(62%),其中超过90%来自一二三四线城市。

预制菜市场的主要消费者群体为已婚女性,占近 75%。其中,女性消费者占比超过一半,年龄主要集中在 31-40 岁,即 80-90 后群体。


这表明预制菜不仅受到家庭主妇的欢迎,也受到职场女性的青睐。在大城市和年龄较大的消费群体中,预制菜的需求更为旺盛。


目前,预制菜产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科研力量和产品创新成为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支撑。


广东省积极构建大湾区预制菜产业生态圈,成立广东农业 AI 实验室,通过 AI 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


华南农业大学还设立全国首个“岭南特色预制菜产业发展创新”研究生专班,培养预制菜行业领军人才。


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来看,预制菜产业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市场标准缺失、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消费习惯有待培养、领军企业较少、供应链风险和出口资质不全等。


其中,质量安全是预制菜行业主要的发展障碍。


针对预制菜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报告提出如下建议:


推进预制菜产业标准化建设,制定统一的产业标准和规范,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优化供应链体系,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满足市场需求。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创新产品种类和口味,提升消费者体验。


加强行业监管,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推动预制菜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牌家电维修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3x1.com/brand/shyl/ylhd/549264.html

作者: baixiuhui1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07975949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96457109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