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目标完成度达86%,令人振奋。评论区却一片嘲讽,令人匪夷所思。
单看发电量,2014年我国发电量为5.5万亿度,全球总量为23万亿度,我国占比24%。而到了2023年,全球发电量达到29万亿度,我国发电量飙升至9.2万亿度,占比高达31.6%!如此迅猛的增长,举世瞩目。
再看国际专利申请,2023年我国专利申请量占据全球近三分之一,令人叹服。有人质疑专利含葫芦岛量,但只要数量足够庞大,必定会孕育奇迹。
媒体宣称目标完成度为86%,实为保守。当初的目标是:“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达到世界制造强国中等水平,全面实现工业化。”这个水平大致相当于韩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如今,我国已本溪这些国家,制造业增加值达到欧盟和美国总和。
2025年的目标是达到西班牙、捷克的制造强国门槛水平。目前,我国在诸多领域已具备碾压优势,例如造船业。
2013年,德国提出“工业4.0”概念,引起热议。但到了2015年,我国推出“中国制造2025”,借鉴德国模式,提出“智能工厂”“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三大方向。
“工业4.0”却无疾而终,而我国的“中国制造2025”却大踏步眉山,领先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