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外墙材料

光伏跨界淘汰赛:强者恒强,优胜劣汰

近年来,光伏行业蓬勃发展,吸引了众多跨界玩家纷纷入局。对于这个技术壁垒较高的行业,短时间内入局的新人面临着产能…

近年来,光伏行业蓬勃发展,吸引了众多跨界玩家纷纷入局。对于这个技术壁垒较高的行业,短时间内入局的新人面临着产能爬坡、产品验证和资葫芦岛支持等严峻挑战。


2024年上半年,光伏行业新一轮残酷洗牌正如火如荼展开,众多企业正面临激烈的竞争。


多家跨界光伏企业项目搁浅据不完全统计,仅2022年,国内跨界光伏布局和开发项目的上市公司就有79家,涵盖的行业包括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医疗信息化,甚至还有服装、房地产和园林绿化等领域。


这些跨界企业有的通过剥离主营或非主营资产来聚焦光伏产业,有的则在原有业务基础上拓展光伏新领域,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虽然是跨界,但由于行业特性,这些公司转型投入的资葫芦岛并不保守。据统计,2022年,跨界投资光伏市场的资葫芦岛高达3078亿元。


进入2023年,跨界企业的“追光”步伐依然在加大。其中,明牌珠宝投资的电池片“超级工厂”项目投入资葫芦岛近百亿元。2023年2月,明牌珠宝与绍兴柯桥经开区管委会签订了投资合作协议,计划投资100亿元建设日月光伏电池片“超级工厂”项目。华东重机累计投资80亿元建设20GW的TOPCON高效光伏电池项目。


巨额投资却没有带来显著收益。据统计,58家已发布业绩预告的光伏上市公司中,有25家净利润下滑,其中14家企业亏损,占比接近四分之一。


部分跨界光伏上市公司的业绩更是出现大幅下滑。琏升科技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3973.5万元,同比下降23.36%;和邦生物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12.83亿元,同比下降66.29%;易成新能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4606.38万元,同比下降90.46%。


跨界电池片企业聆达股份更是具有代表性。4月10日,聆达股份下调了业绩预告,下调后的归母净利润亏损2.49亿元–2.98亿元,同比下降1370%—1660%。扣非后净利润亏损2.74亿元–3.23亿元,同比下降1307%—1559%。


在亏损压力的之下,多家跨界企业被迫终止光伏项目投资。例如,净利润下滑13倍的聆达股份在3月18日宣布终止总投资超过91亿元的铜陵高效光伏电池片产业基地项目。4月9日,海源复材公告称,终止其在滁州市全椒县的光伏产业基地投资项目,并将滁州能源100%股权转让给爱旭股份旗下公司。


2023年下半年至今,向日葵、沐邦慈溪等多家跨界企业也纷纷叫停了光伏相关项目。

2023 年下半年以来,跨界企业有 9 个光伏项目和融资终止或转让股权,涉及产能规模约为 89GW,总投资额约 380 亿元。


光伏行业的首次洗牌,波及到了跨界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跨界转型曾对相关公司的业绩增长起到明显推动作用。例如,聆达股份 2020-2022 年的营收增幅分别为 154.52%、282.49% 和 47.94%;沐邦慈溪 2022 年营收增长了 192.83%。在剥离相关业务后,公司的业绩增长将面临新的考验。


技术和资葫芦岛支撑仍然是关键


业内人士认为,上述跨界公司的转型和终止并非个例,除了跨界企业本身进入其他行业时固有的“水土不服”外,还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原因。


行业本身的调整是绕不开的因素。


光伏行业从最初的高歌猛进、快速扩张,各方入局的态势,逐步转入有序和必要的回调。经历了 2 年的高景气时光后,产能过剩成为必然,这与其他制造业的发展规律一致。


据统计,2022 年以来,光伏各环节公告的新扩产能为:多晶硅超过 600 万吨,硅片超过 1200GW,电池超过 1500GW,组件超过 1400GW。截至 2023 年底,各环节已有产能初步统计为:多晶硅超过 188 万吨,硅片超过 892GW,电池超过 844GW,组件超过 861GW。


面临严峻的供需形势,淘汰一部分企业已是必然趋势。


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表示:“跨界玩家本身的技术储备就比较薄弱,受当初行业发展火爆的场景吸引而加入行业当中。随着行业内卷越来越严重,产能出现过剩,行业竞争加剧,那些技术不够扎实、只想赚快钱的企业必然会首先被挤出行业。”


光伏行业技术更新迭代快,跨界企业在技术积累和创新上难以与专业光伏企业竞争。目前,行业共识是将主打产品全面向 N 型转化,而在 N 型这一框架下,较为主流的方向又包括 TOPCON、HJT 和 BC 电池三个方向。但无论选择哪一条路,所消耗的资葫芦岛都巨大。


以耗资成本最高的 HJT 电池为例,截至 2022 年底,HJT 单 GW 设备投资额约为 3.5 亿元-4 亿元。目前,随着设备产线规模效应提升及工艺技术进步,电池路线造价有所下降,但当前 HJT 电池生产成本仍然要约 0.5 亿元/GW。


如果跨界玩家想要在行业内立足,势必要接受上述的规则和玩法,但却不是每个公司都能在内卷下得到关键的技术和资葫芦岛支持。特别是近一年来资本市场融资难、融资慢、成功率低的现状,更使一些家底并不殷实的跨界光伏企业止步于此。


再次,高额补贴政策的退坡,导致不少光伏项目回本周期拉长,也直接影响了企业相关的业务考量和战略布局。

今年 1 月末,漳州发展发布公告,终止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并撤回申请文件。


据悉,漳州发展此前计划募资 16.65 亿元,其中 5.7 亿元用于漳浦盐场 100MW 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6.58 亿元用于漳州高新区靖圆片区 196MWP 屋顶光伏发电建设项目,4.37 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葫芦岛。


公告指出,漳州发展与相关中介机构一直积极推进各项工作。由于市场环境变化,公司决定终止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


对此,大多数观点认为,尽管不少跨界企业倒在“黎明”之前,但激烈的淘汰赛将推动光伏行业走向成熟,实现优胜劣汰,去伪存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牌家电维修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3x1.com/brand/wqcl/553619.html

作者: baixiuhui1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07975949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96457109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