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多位家长向《法治日报》反映,一些儿童电话手表的功能与智能手机类似。家长们购买电话手表是为了保障孩子的安全,但手表上的游戏、动画和短视频等娱乐内容却让孩子沉迷其中,“过度娱乐化增加了家长的管理难度”。
专家分析,儿童沉迷智能手表现象的原因在于:商家缺乏未成年人保护意识、家长和学校缺乏正向引导、未成年人自身缺乏自制力。对此,需要在源头“防患于未然”。儿童电话手表厂商应承担社会责任,不应只顾利润,推出不利于儿童成长的娱乐软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确保产品符合儿童健康发展的需求。
与此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形成合力,引导儿童正确使用电话手表,发挥其积极作用。电话手表已成为儿童社交工具,其强大的功能吸引了孩子的兴趣。商家在设计手表功能时应考虑未成年人的特点,避免过度娱乐化,引导儿童健康使用。
家长在购买电话手表时应了解其功能,并对孩子使用手表进行管理和监督。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对儿童的教育,培养他们的自制力,引导他们合理使用电子产品,避免沉迷于虚拟世界的陷阱。
陈泽对记者说,儿童智能手表可以下载游戏,游戏设置了通关、打卡、赚金币、排名等功能,还设置了很多“陷阱”,一步步引导“小消费者”充值。记者还发现,陈泽的儿童手表可以下载市面上流行的多个播客软件,而这些播客软件没有设置严格的未成年人模式。在播客中,一些不适合儿童收听的内容也混杂其中。
陈泽还非常关注自己的“运动 PK”,此功能有好友步数排名,为了争取靠前的排名,陈泽甚至会每天“手摇步数”。
如此一来,陈泽每天的“任务量”满满。“他现在一有空就玩,手表功能太多,一玩就花很多时间。”陈泽的妈妈张玲说,当初买手表只是为了方便与孩子联系,没想到儿童手表里有这么多“猫腻儿”,“如果当时能了解清楚,我就不让他用了”。
儿童手表本是家长为了“更方便”“更安全”而给孩子购买的,但现在,不少家长表示,这已成为他们的“心病”。
上海家长苏萌近日因为孩子电话手表的问题而犯愁,她尤其不理解一款针对儿童的手表为何要如此强调社交功能。
“我孩子的表有群聊功能,可以把不认识的小孩拉到群里聊天。”苏萌的女儿在上海上一年级,暑假期间,女儿有了更多时间使用手表。她偶然发现女儿被好友拉入了一个陌生群聊,群聊中的“大孩子”竟然在群里说脏话。“家长看不到聊天记录,只有拿到她的手表才能看到她们聊的内容,我能做的只能是退出群聊,但阻止不了孩子们再次建群。”
广东某小学六年级班主任李容回忆,在前几年,电话手表的功能大多只是定位和通话,此前电话手表还可以带到学校,“但近年来(电话手表)功能开始五花八门,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利用电话手表偷偷玩游戏、聊天,还有学生随意拍照上传到‘好友圈’,于是就禁止带到学校了”。
诱导儿童充值消费
轻易绕过家长监管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北京市西城区、朝阳区和丰台区多家商场的儿童电话手表专卖店,发现暑假期间,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店内选购手表。记者注意到,不少小学生会在暑假期间结伴徘徊在儿童电话手表专卖店,试玩用来展示的儿童电话手表,熟练地切换多个游戏软件打卡、通关。当问及这些“小顾客”为何来玩手表时,他们告诉记者:“放假了不用上课,就来家附近的商场玩手表里的游戏,这些游戏很好玩。”
高价与低价位儿童手表在定位、视频通话功能上存在差异,但游戏功能保持一致。北京西城区某儿童手表品牌工作人员表示,除了基本定位、通话外,手表还提供“我的形象”功能,孩子们可装扮自己的手表形象,好友之间可相互查看形象。
该“形象”可获得积分和勋章,积分可通过每日签到、好友聊天、发布“好友圈”或收集“好友圈”点赞获取,还可通过“红包积分”互赠。记者走访应用商店发现,不少自称“知识游戏”的软件无需家长账号授权即可下载。
记者体验多款“知识游戏”后发现,几乎都有“金币”机制和“VIP模式”。某款数学语文知识游戏内布满“机关”,不小心触碰图标就会弹出“石头剪刀布”小关卡,输了会被扣除金币。金币不足时无法继续游戏,需签到获取少量金币或充值购买大量金币。
游戏还推出“六一大礼包”,包括月会员、年会员和永久会员三个等级,价格不等。充值会员可获得大量金币、学习特权和解锁人物角色。充值需通过手机扫码支付。部分品牌手表要求绑定家长手机才能付款,但也有部分品牌仅需任意手机账号扫码即可付款。
不只游戏需充值。记者发现,某品牌电话手表内的“屏保”也需付费,图案价格在 2 至 5 元不等。
北京一位家长表示:“这有诱导孩子消费的意图,儿童手表不应该有这种付费内容。”记者走访发现,部分品牌儿童手表提供“家长禁用”功能,可禁用不适合孩子的功能和软件,但大部分电话手表不具备此功能。
虽然多款儿童电话手表设置了防沉迷系统,但这些管理都有可能被绕开或破解。某视频平台有教程讲解如何破解禁用模式。某二手交易平台有卖家提供儿童电话手表“破解服务”。
儿童智能手表的初衷是“保障儿童安全”,但一些厂商却为了提高产品力而添加过多的功能,反而忽视了家长的核心需求。专家呼吁明确儿童智能手表的定位,避免过度开发功能。
儿童智能手表近年已成热门产品,市场普及率约为30%。但近期专项行动明确要求整治儿童智能设备,指出其存在的内容不当和诱导未成年人过度消费的问题。
多位专家提出,儿童智能手表应明确儿童产品的定位,参照《儿童智能手表个人信息和权益保护指南》要求,从多个层面保护儿童个人信息和权益。监护人应能控制手表特定操作,如交友功能、应用内付费和内容发送等。
家长希望手表优化基本“安全监护”功能,提高定位准确性和稳定性,开发极端情况下保护儿童安全的监护功能。增强续航能力,减少充电麻烦,保护信息安全,避免信息泄露威胁儿童安全,回归健康与安全的核心功能。
专家指出,儿童自制力和自律性较弱,过度沉迷智能手表社交功能可能导致网络成瘾。厂家应在家长端设置精细化使用规则,根据未成年人特点设定不同使用规则。
中传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认为,矫治儿童智能手表过度开发,既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和指南,也要完善行业监管配套措施。通过严格的前置审核、技术管制和政策约束,综合遏制儿童手表“智能过度”的问题。产品开发者应具备保护未成年人的意识和责任感,及时下架不适合未成年人的功能。
“智能手表和智能手机一样,都是工具,其是否有害或有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者的有效控制。让儿童智能手表发挥积极作用,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协同配合。家长作为法定监护人,要加强孩子正确使用儿童手表的教育引导,避免过度依赖和沉迷,同时要科学监管孩子的消费行为,防止攀比和浪费;学校老师则要通过课堂教学和教育提醒,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智能手表,并能妥善保管和有效使用。”郑宁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