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尔夫品牌HONMA于6月末公布了2023/2024财年(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品牌全年收入262亿日元(约合11.80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1.1%。HONMA方面将业绩下滑归因于“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以及零售情绪的负面影响”。
尽管营收下滑,但HONMA的盈利能力依然强劲。本财年,HONMA毛利率同比增长0.4个百分点至51.2%,净利润同比增长48.3%,净利率同比增加7.4个百分点。
HONMA营收下滑但利润增长,这主要得益于亚洲市场的贡献。分渠道来看,HONMA直营渠道收入同比增长7.2%至109亿日元,这主要得益于日本和中国内地市场的增长,这两个市场分别增长了16.0%和15.7%。直营渠道毛利率也同比增加7.0个百分点至56.8%。
本财年内,HONMA集团升级了中国市场的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以提升客户忠诚度。数据显示,CRM系统升级后,中国市场的总会员数同比增长43.7%,购买转化率和回购率均有所提升。HONMA表示,未来将继续坚持“单品牌、多品类、专注亚洲”的增长战略,并优化亚洲分销网络。
近年来,中国高尔夫运动的参与人数明显增多,且呈现年轻化趋势。据中国高尔夫协会数据,2016-2020年国内高尔夫球参与人数达3000万人。2013年,国内注册的青少年球员仅有四百余人,而得益于冯珊珊等本土明星球员的出现,2022年这一数字已超十万,配套的青少年赛事也从30余场大幅增加至八百多场。
目前,高尔夫装备主要分为球具和鞋服两大类。球具方面,卡拉威在中国市场占据最大份额。而在专业性相对较低的鞋服领域,则有多个品牌参与竞争,例如比音勒芬、lacoste、ecco等。
对于有意进军高尔夫领域的运动品牌来说,选择高尔夫鞋服作为切入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高尔夫鞋服作为基础装备,市场需求广泛且稳定,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资深球手,都需要这类产品。而在球具方面,由于其成本较高,许多初学者在球技达到一定水平之前,往往只会使用球场提供的练习杆和练习球,不会频繁更换球具。
与高尔夫球具相比,高尔夫鞋服的生产成本和研发风险相对较低。品牌可以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灵活调整产品线,并根据市场反馈进行快速迭代和优化。
中国高尔夫鞋服市场的巨大需求,已经孕育出众多品牌。2023年,比音勒芬营收同比增长22.58%至35.3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17%至9.11亿元,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安踏集团旗下FILA品牌将高尔夫列为三大核心运动之一重点布局;2019年至2022年,ADIDAS GOLF在中国市场连续四年取得了双位数增长。